15.1 连网
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为了通信和共享资源恶而连接在一起的一组计算机设备。
无线连接(wireless):没有物理电线的网络连接。
节点(主机)(node(host)):网络中任何可寻址的设备。
数据传输率(带宽)(data transfer rate(bandwich)):数据从网络中的一个地点传输到另一个地点的速率。
协议(protocol):定义如何在网络上格式化和处理数据的一组规则。
客户/服务器模型(client/sever model):客户发出对服务器的请求,服务器作出响应的分布式方法。
文件服务器(file server):专用于为网络用户存储和管理文件的计算机。
Web服务器(Web server):专用于响应网页请求的计算机。
15.1.1 网络的类型
局域网(Local-Area Network,LAN):连接较小地理范围内的少量计算机的网络。
环形拓扑(ring topology):所有节点连接成封闭环的LAN配置。
星形拓扑(star topology):由中心节点控制所有消息传输的LAN配置。
总线拓扑(bus topology):所有节点共享一条通信线的LAN配置。
以太网(Ethermnet): 基于总线拓扑的局域网业界标准。
广域网(Wide-Area Network, WAN): 连接两个或多个局域网的网络。
网关(gateway):处理它的LAN和其他网络之间通信的节点。
Internet:遍布地球的广域网。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为大城市开发的网络基础设施。
15.1.2 Internet连接
Internet骨干网(Internet backbone):承载Internet通信的一组高速网络。
Internet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SP): 提供Internet访问的公司。
电话调制调节器(phone modem):把计算机数据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然后再把模拟音频信号转换回计算机数据的设备。
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用常规电话线传输数字信号的Internet连接方式。
线缆调制调解器(cable modem):使用家庭的有线电视网络进行计算机网络通信的设备。
宽带(broadband):提供的数据传输率大于128Kbps的网络技术。
下载(download):在家用计算机上接收Internet上的信息。
上载(upload):从家用计算机给Internet上的目标机器发送数据。
15.1.3 包交换
包(packet):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单位。
包交换(packet switching):把包单独发送到目的地然后再组装起来的网络通信技术。
路由器(router): 指导包在网络上向最终目的地传输的网络设备。
中继器(repeater): 在较长的通信线路上加强和传播信号的网络设备。
15.2 开放式系统与协议
协议被定义为严格遵守正确的规矩和程序(如在外交交流)的代码。
开放式系统
开放式系统的基础是网络体系结构的通用模型,它的实现采用了一系列协议。开放式系统最大化了互通性的可能。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建立了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来简化网络技术的开发,它定义了一系列网络交互层。
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OSI)reference model):为了便于建立通信标准而对网络交互进行的7层逻辑划分。
层数 层面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参照OSI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也进行了分层,以便OSI参考模型中的每一层都能依靠自己的基础协议,而这种分层有时叫作协议栈。
TCP/IP
TCP是传输控制协议的缩写,IP是网际协议的缩写。其中TCP是在IP的基础上的。
简便来说:
IP软件处理的是包通过互相连接的网络传递到最终目的地的路由选择
TCP软件负责把信息分割成包,交给IP软件传递。目的地机器上的TCP则负责把包排序,重新组合成消息。
ping:用于测试一台特定的网络计算机是否是活动的以及是否可达到的程序。
高层协议
其他协议都是在TCP/IP协议组建立的基础上构建的。一些关键的高层协议如下: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用于指定电子邮件的传输方式的协议。
文件传输协议(FTP):允许一台计算机上的用户把文件传输到另一台机器或从另一台机器传回文件的协议。
telnet:用于从远程计算机登录一个计算机系统的协议。如果你在一台特定的计算机上拥有允许telnet连接的账户,那么就可以运行采用telnet协议的程序,连接并登录到这台机器,就像你坐在这台机器面前一样。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定义WWW文档文档交换的协议,WWW文档通常是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写成的。
MIMI类型
与网络协议和标准化相关的概念是文件的MIMI类型。
MIMI类型:定义电子邮件附件或网站文件的格式的标准。
防火墙
防火墙是一台机器,他的软件作为网络的特殊网关,保护它免受不正当的访问。防火墙过滤到来的网络通信,尽可能的检查消息的有效性,可能会拒绝某些信息。
起作用是保护它身后的一组管理较松散的机器。
防火墙会强制执行一个组织的访问控制策略。组织的系统管理员为他们的LAN设置防火墙,接受“可接受”类型的通信,拒绝其它类型的通信。
15.3 网络地址
主机名(hostname):由点号分隔的单词组构成的名字,唯一标识了Internet上的机器,每个主机名对应一个特定IP地址。
IP地址(IP address):由点号分隔的四个数值构成的地址,唯一表示了Internet上的机器。
域名(domain name):主机名中说明特定的组织或分部的部分。
顶级域名(Top-Level Domain,TLD):域名中的最后一部分,声明了组织的类型或所属国家。
ICANN:批准顶级域名的国际组织。
域名抢注(domain squatting):购买域名,目的仅仅是为了高价卖给真正想使用它的人或组织。
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管理主机名解析的分布式系统。
域名服务器(domain name server):把主机名翻译成IP地址的计算机。
15.4 云计算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提供存储空间和互联网上其他资源的服务。 目前有几种不同类型的云服务:
...
)说明了应该将其中的文本作为单独的段落处理。在大多数浏览器中,结束标记不是必需的,不过为了清楚起见,我们使用它。浏览器通常会用新的一行开始新段落 ,而且段落前后还有空行,以便与其前后的段落分隔开。用XML规定的语言还有一个方便的特征,即用这种语言编写的文档可以轻松地自动生成。
有些组织为特定的主题开发了专用的XML语言。
注意:XML是标记规约语言,XML文件则是 数据。
16.5 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允许拥有共同兴趣的人们进行交流互动的在线服务。
当下一些流行的社交网络包括Facebook、Twitter和LinkdIn。
在线社交网络通常将用户分为两大类:内部用户,参与者都在一个封闭的或私人的社区(如公司、协会或组织)之内;外部用户,对参与者没有限制。
更广泛地说,社交网络是一个个人或组织进行互动的模型,在这种类型的网络中,参与对象被描述为由某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比如友情、亲情、宗教或社会经济背景)联系在一起的节点。
小世界现象:是指连接任意两个人的相识关系的社会链普遍较短的假设。
2019-2020-1学期20192413《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导论》第六周学习总结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2413zjh/p/11853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