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MATLAB基本使用及SIMULINK建模仿真实验

时间:2019-11-14 18:15:30      阅读:89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MATLAB基本使用及SIMULINK建模仿真实验

这是我总结的操作方法:

1 )  M脚本文件的编写

1、新建M-file;

2、输入指令;

3、保存(注意:保存路径需要与工作路径一致)

 

2 )SIMULINK中创建系统模型的步骤

1、新建一个空白的 模型窗口。

2、在SIMULINK模块库浏览器中,将创建系统模型所需要的功能模块用鼠标拖放到新建的模型窗口中。

3、在各个模块用信号线连接,设置仿真参数,保存锁创建的模型(后缀名.mdl)。

4、点击模型窗口中的 三角形 按钮,运行仿真。

 

1、 二维曲线绘图基本指令操作

t=(0:pi/50:2*pi)’;

k=0:4:0.1:1;

Y=cos(t)*k;

Plot(t,Y);

技术分享图片

 

 

                              二维曲线绘图plot指令操作

 

2、 用图形表示连续调制波形Y=sin(t)sin(9t)及其包络线。

t=(0:pi/100:pi)’;

y1=sin(t).*sin(9*t);

t3=pi*(0:9)/9;

y3=sin(t3).*sin(9*t3);

plot(t,y1,’r:’,t,y2,’b’,t3,y3,’bo’);

axis([0,pi,-1,1]);

技术分享图片

 

 

                               调制波形及其包络线指令操作

3、用信号发生器产生1HZ,幅度为15mv的正弦波和方波信号,并通过示波器观察波形。注意设置仿真参数和示波器的扫描参数和幅度显示参数。使得示波器能够显示10个正弦波周期。

技术分享图片

                        图 3 SIMULINK仿真模型图

技术分享图片

                       图 4 10个周期正弦波

 

 

 技术分享图片

 

                                              5 10个周期方波

MATLAB基本使用及SIMULINK建模仿真实验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mutudou/p/11858786.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