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CPCT、精细化运营思维、客户、产品、渠道、时机、运营
电信运营商市场饱和,用户新增主要靠弃卡后重新入网以及异网用户策反。
用户新增已如此艰难,所以更加关注存量用户经营。
运营商营销资源不断收缩,广撒网的粗放式传统模式不再适用,精细化运营,科学投放资源,不断提高资源投放效益是运营必须坚持的运营策略。
运用数据的CPCT策略(Customer、Product、Channel、Time),对合适的客户在合适的时机,通过合适的渠道推荐合适的产品。
针对不同的客户属性、行为、偏好推荐不同的产品是精细化运营的基础。
客户价值、客户稳定是常用的细分维度。
客户价值可利用RFM模型进行细分。将客户细分为高价值客户、中价值客户、低价值客户。
客户价值是遵循二八定律,即20%客户能贡献80%价值。
按稳定度可将用户划分为高稳定用户、中稳定用户、低稳定用户,稳定度可以根据用户在网时长、交往圈大小、是否优质号码、粘性业务、是否合约等指标按照权重进行划分。用户交往圈越大、在网时长越长、粘性业务越多,离网概率就越小。
客户标签库,打标签进行细分,营销活动可直接抽取满足标签组合的用户群体。
对客户按照价值、稳定度进行客户细分,对不同细分客户群划分优先级。
不同细分客户群运营重点有所不同。
产品的定位和卖点:
电信运营商的基础产品是号码、套餐(语音、流量)、终端,粘性产品有虚拟网、积分、信用、星级服务、宽带等,增值业务有阅读、游戏、音乐、视频、动漫等。
合约机捆绑销售
手机、固化、宽带融合策略
产品划分可以从价格、粘性、客户偏好等维度划分。
利用数据优势,进行数据建模,挖掘潜在目标用户。
数据挖掘的常用方法有决策树、线性回归、神经网络等,利用数据建模进行营销,营销效果往往是自然营销效果的3-5倍,对于营销资源不断收紧的电信运营商,大数据建模营销已经成为他们精准营销的常用手段。需要注意的是数据挖掘不应该成为业务分析的驱动,从业务洞察瞄准方向,再利用数据模型验证。
客户触点、全渠道营销、线上线下协同
了解每种渠道的优劣势,能够触及的用户及特征,根据不同渠道的特点适配营销活动。
在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关键时刻营销及服务往往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电信运营商的关键时刻包括第一时刻、异动时刻、特殊时刻、免打扰时刻。
最关键是要识别关键时刻特征,制定相应的服务流程和标准,提升客户满意度,降低客户流失。
这就是精细化运营的CPCT策略。客户、产品、渠道、时机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成为运营的抓手。这种策略不仅适用于电信运营商,同样适用于用户量大、数据丰富、竞争激烈的其他行业。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hider/p/11909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