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决策树算法经典的机器学习算法,也是使用的很普遍的一类算法,集成学习中的随机森林就是以决策树算法为基础的。决策树是Quinlan(昆兰)在1986年提出来的,最开始的版本是ID3算法,之后他又提出来C4.5算法。后来,有人在昆兰的基础上提出了CART算法,本文主要介绍这三种算法的主要思想。
可以把决策树当成一系列if-else的集合。比如我们在写程序时总会连用多个if-else,但是哪个特征做if的条件最合适呢?也就是哪个特征最具有区分度?这就是决策树要做的事情。一个叫昆兰的大佬1978年在Standford访问期间选修了图灵的助手D.Michie的课,在完成大作业时,昆兰提出使用信息熵的思路解决,这就是决策树的前身。
我们先介绍信息论中的信息熵,奠基人是另一个大牛香农。在信息论中,熵(entropy)是用来度量事物的不确定性的。所谓不确定性与概率有关,如果一个事情发生的概率\(p_i\)越小,不确定性就越大。举个简单的例子:天气预报说明天的降水概率是10%,那就是说明天可能为雨天、晴天、多云...等各种天气,留给人想象的空间很多,但如果天气预报说明天降水概率99%,那基本上可以确定明天会下雨,也就不用多想,带伞就好了。这个例子就是说小概率事件所含的信息量多。信息量可以用负对数\(-\log p_i\)来描述,其图像如下:
对于一个离散的分布,随机变量\(X\)的取值可能为多个值,信息熵就表示每个取值所含信息量的加权平均,以下表达式表示量化信息熵:
\[H(X) = -\sum_{i=1}^n p_i \log p_i\]
由于信息熵与X的取值无关,只与不同取值的概率有关,因此上式可以写为:
\[H(p) = -\sum_{i=1}^n p_i \log p_i\]
其中\(X\)表示随机事件,\(p_i\)为X的第\(i\)个取值发生的概率,若\(p=0\),则定义\(0\log 0=0\)。对于一个随机变量来说,如果每个取值发生的概率相等的话,则此时的信息熵最大。如对于只有两个取值的伯努利分布:
|X| 0 | 1|
|--|--|--|
| \(p_i\) | \(p\) | \(1-p\)|
则信息熵为:
\[H(p) = -p\log p-(1-p)\log (1-p)\]
这个就是我们熟悉的交叉熵(cross-entropy)啦,其图像如下所示:
也就是说当p=0.5时熵最大,为\(\log2\)。这个结论可以推广到对于X取多个离散值的情况,因此有:
\[0 \leqslant H(p) \leqslant \log n\]
对于多个随机变量\(X,Y\),有联合熵,
\[H(X,Y) = -\sum_{i=1}^n p(x_i,y_i) \log p(x_i,y_i)\]
在此基础上又条件熵,注意,用到的概率是联合概率:
\[H(X|Y) =-\sum_{i=1}^n p(x_i,y_i) \log p(x_i|y_i) = \sum_{j=1}^np(y_j)H(X|y_i)\]
如果概率用到是数据的频率,则得到的熵和条件熵称为经验熵和经验条件熵。把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定义为,经验熵与经验条件熵的差:
\[g(X,Y) =H(X)-H(X|Y)\]
也就是,原来随机变量X的不确定度为\(H(X)\),这时Y发生,在这个条件下,X发生的不确定度减小为\(H(X|Y)\),不确定度的减少程度就是信息增益,也就是增加了多少信息。计算公式如下:
我们绕回决策树,把训练集的划分看成随机变量\(D\),特征看成随机变量\(A\),\(H(D)\)表示分类的不确定度,\(H(D|A)\)表示加入某个特征A后对D进行新的分类的不确定度,他们的差就是信息增益,也就是特征A使得D不确定度减小的程度,很显然,如果某个特征让不确定度减小的程度多,那就说明这是个好特征。
一个简单的例子如下(来自李航《统计学习方法》):
数据如图:
特征选择的过程如下:
人们在实测中发现,相同条件下,取值比较多的特征比取值少的特征信息增益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佬昆兰又提出信息增益率的概念:
\[g_R(D,A) = \frac{g(D,A)}{H(D)}\]
ID3算法的基本思路就是:从根节点开始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根据该特征的不同取值建立不同的子节点,每个子节点递归地选择特征,直到没有特征或者信息增益小于某个阈值为止。
算法过程为:
输入:信息增益的阈值\(\epsilon\),训练的数据集\(D=\{ (x^{(1)},y^{(1)}),(x^{(2)},y^{(2)}),...,(x^{(m)},y^{(m)})\}\),特征集\(A=\{ A_1,A_2,...,A_n\}\), 每个特征的取值有\(i\)个
输出:决策树T
1) 判断\(D\)中的所有样本是否为同一类,即所有训练数据的标签是否为同一个。如果是,则T为单结点树,这时返回T
2) 判断特征是否为空,如果是则返回单节点树T,把训练集\(D\)中实例树最大的类作为该结点的类标记。否则计算\(A\)中每个特征的信息增益,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A_g\)
3) 判断刚刚计算的最大信息增益\(g(D,A_g)\)是否小于阈值\(\epsilon\),如果是,则把T作为单结点树,把\(D\)中实例数最多的类别作为该结点的类标记
4) 否则,按照\(A_g\)的不同取值把\(D\)划分为不同的子集\(D_i\),把\(D_i\)中实例数最多的类别作为该结点的类标记,返回T
5) 对于所有子节点,令\(D=D_i\), \(A=A-{A_g}\)地洞调用1-4
C4.5方法与ID3方法相同,在生成树的过程中用信息增益比代替信息增益。
如果决策树的分支过多,分类过细则会造成过拟合现象,模型在训练数据上表现很好,但在测试时则表现很差。这时需要主动把分支结点合并到父结点中,达到裁剪决策树的目的,从而降低过拟合。剪枝分为“预剪枝”和“后剪枝”。
预剪枝
所谓“预剪枝”,就是在生成决策树时就用一定的方法控制子树的生成,一种可行的方法,就是用验证集数据,当划分的子树在验证集上仍能保持较好的准确率,则按照特征的不同取值进行划分,否则停止划分。
后剪枝
对于后剪枝,就是先生成一个完整的决策树,接着定义损失函数,按照使得损失函数最小的方法合并叶结点到父结点。
下边介绍一种可行的后剪枝方法:
我们知道,一颗理想的决策树中,所有同一类的训练样本都落入到同一个叶子节点中,但现实 中每个叶子节点中总有错误的分类,假设树\(T\)中有\(|T|\)个子叶子节点,其中第\(t\)个结点中有\(N_t\)个训练样本,由于存在错误的分类,这些样本点中第\(k\)类有\(N_{tk}\)个,\(k=1,2,3,...K\),可以用经验熵来衡量这种分类损失,即:
\[H_t(T) = - \sum _{k=1}^{K} \frac{N_{tk}}{N_t} \log \frac{N_{tk}}{N_t} \]
因为前边介绍过,经验熵的取值范围为:
\[0 \leqslant H_t(T) \leqslant \log K\]
如果叶子节点没有分类错误,则\(H_t(T) =0\)
这是每个叶子节点的损失,而对于整个树的损失则可以表示为叶子节点损失的加权平均,权重就是叶子节点中训练样本(样本点)的个数,所以有:
\[C_a(T) = \sum_{t=1}^{|T|} N_t H_t(T)\]
在之前LR中讲正则项时有提到,权重过大会造成过拟合,而在决策树中,子节点的个数太多同样会造成过拟合,因此我们需要加一个正则项来约束子节点的个数\(|T|\),因此损失函数如下:
\[C_a(T) = \sum_{t=1}^{|T|} N_t H_t(T) + \alpha |T|\]
假设一个叶结点回缩到父结点之前与之后整体树的损失为\(C_a(T_B)\)与\(C_a(T_A)\),如果\(C_a(T_B) \leqslant C_a(T_A)\),则进行剪枝。
CART的全称是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 由Breiman等人在1984年提出,是应用广泛的决策树学习方法。与ID3和C4.5不同的是,CART构建的是二叉树,我们知道在数据结构中,二叉树有很多优良的性质!sklearn内部默认的决策树算法也是CART。下边分开两部分介绍:
在ID3中,使用信息增益选择特征,在C4.5中使用信息增益比来选择特征,在MART中则使用基尼系数(Gini)来代替信息增益。信息熵由于需要大量的对数运算,计算速度偏慢,而基尼系数则只需要做乘法和加减法运算,其定义如下:
\[Gini(p) = \sum_{k=1}^{K} p_k(1-p_k) = 1- \sum_{k=1}^{K} p_k^2\]
其中\(p_k\)表示训练样本属于第\(k\)类的概率。特别地,在二分类问题中,样本点属于第一类的概率为\(p\),则基尼系数为:
\[Gini(p) = 2p(1-p)\]
如果训练样本集合为\(D\),则基尼系数为:
\[Gini(D) = 1- \sum_{k=1}^{K} \left ( \frac{|C_k|}{|D|} \right)^2\]
\(C_k\)表示属于第\(k\)类的样本子集,如果根据特征A的取值把样本集合\(D\)分成\(D_1\)和\(D_2\)两部分,则在特征A的条件下,训练样本集合\(D\)的基尼系数为:
\[Gini(D,A) = \frac{|D_1|}{|D|}Gini(D_1)+\frac{|D_2|}{|D|}Gini(D_2)\]
也就是两个子集基尼系数的期望(加权平均)
与ID3和C4.5不同,CART分类算法建立的是二叉决策树,比如特征A有三种特征\(A_1,A_2,A_3\)三种特征,CART会把特征分为\(\{A_1\}\)和\(\{A_2,A_3\}\),\(\{A_2\}\)和\(\{A_1,A_3\}\)以及\(\{A_3\}\)和\(\{A_1,A_2\}\)三种,分别计算着三种组合的基尼系数,对于未分开的特征,后边还有机会做计算。
分类算法的具体流程为:
输入:输入训练集\(D\),基尼系数阈值,样本个数阈值
输出:CART决策树T
1) 对于当前节点的数据集D,如果样本个数小于阈值,返回T
2) 计算D的基尼系数,如果基尼系数小于阈值,返回T
3) 对于各个特征A和特征的各个取值a,把D划分成\(D_1\)和\(D_2\)两部分,根据上述例子计算各个特征各个取值的基尼系数
4) 选择基尼系数最小的特征A和对应的特征值a,根据是否取a把D分成\(D_1\)和\(D_2\)两个子树。
5) 递归调用(1)-(4)
仍是上述例子,构建的CART决策树为:
对于回归模型,同样是测试每个特征的每个取值。由于要拟合的函数\(f(x)\)是连续的,所以考虑输入数据集的划分,用平方误差表示回归树对训练数据的误差:
\[\sum_{x_i \in R_m} (y_i-f(x_i))^2\]
目标就是如何划分训练数据集\(D\),找到划分点\(s\),使得划分后的两个子集\(D_1\)和\(D_2\)的误差最小,同时他们的平方误差和也最小。注意,我们训练集\(D=\{(x^{(1)},y^{(1)}),x^{(2)},y^{(2)},...x^{(m)},y^{(m)}\}\)其中\(x^{(1)}<x^{(2)}<...<x^{(m)}\)我们要找的划分点\(s\)是其中的第\(j\)个变量,因此目标函数可以表示为:
\[\min_{A,s} \left[ \min_{c1} \sum_{x^{(i)} \in D_1(A,s)} (y^{(i)}-c_1)^2 + \min_{c1} \sum_{x^{(i)} \in D_2(A,s)} (y^{(i)}-c_2)^2\right]\]
其中\(c_1,c_2\)分别表示\(D_1,D_2\)中所有\(y^{(i)}\)的均值。在预测时,回归树输出的也是叶子节点的均值。树建立的过程与分类树类似。
与2.5介绍的剪枝策略类似,只不过选用的是损失函数为基尼系数。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cuiyirui/p/11920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