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运算器和控制器
运算器和控制器统称CPU(中央处理器),包含复杂指令集(CISC)和精简指令集(RISC),指令集是CPU用来计算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一套指令的集合。
存储器
内存储器
分为ROM(只读存储器)和RAM(随机存储器),特点是:速率快,与CPU直接交换数据;采用一维线性寻址方式,价格高容量小。
外存储器
特点是:速率慢,不能与CPU直接交换数据;断电后信息能长期保存;价格低,容量大。
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
其中一级缓存:整数;二级缓存:浮点数;三级缓存:其他。
主板
北桥芯片(主桥)
包含:CPU、内存和显卡
南桥芯片
包含:键盘控制器、USB和网卡
总线
数据总线
是CPU与内存或其他期间之间的数据传送的通道;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和外界的数据传送速度;每条传输线一次只能传送一位二进制数据;数据总线是数据线数量之和。
地址总线
CPU是通过地址总线来指定存储单元的;地址总线决定了CPU所能访问的最大内存空间的大小。
控制总线
CPU通过控制总线对外部器件进行控制;控制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对外部器件的控制能力。
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用于计算机开机过程中各种硬件设备的初始化和检测的芯片
为计算机提供最低级、最直接的硬件控制功能
硬件自检过程
1、通电自检;2、显卡自检;3、CPU自检;4、内存自检;5、硬盘自检;6、其他输入输出设备自检。自检结束后,把引导权交给操作系统。
CMOS芯片(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存储器)
是微机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是一种低耗电的存储器;用来存放BIOS中的设置信息以及系统时间和日期。
软件是指程序、程序运行所需要的数据以及卡法、使用和维护这些程序所需要的文档的集合(软件=程序+文档+数据)。
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
是系统软件的核心;是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接口;提供了软件的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
语言处理程序
把我们所写的源程序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并执行的程序。
数据库系统
有效地实现数据信息的存储、更新、查询、检索等,有组织的动态的存贮大量数据。
网络管理系统
通过某种方式对网络状态进行调整,使网络能正常、高效地运行。
应用软件
软件包和用户程序
为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而设计的计算机程序,通常由计算机用户或专门的软件公司开发;是计算机的第二层扩充。
正数
符号位为0;原码、反码、补码相同。
负数
符号位为1;反码:出符号位外其余各位取反;补码:反码+1。
进制
二进制:B
八进制:O(以0o开头)
十进制:D
十六进制:H(以0x开头)
字节
计算机中处理信息的最小单位,Byte(1Byte=8 bit)。
位
计算机中表示信息的最小单位,bit
主要任务
方便永久使用和提高存储器的利用率。
内存分配
为每道程序分配内存空间,允许正在运行的程序申请附加的内存空间,满足程序和数据动态增长的需求。
内存保护
主要确保每道用户程序都在自己的空间中进行,互不干扰,互相保密。
地址映射
内存扩充
通过对虚拟存储计算从逻辑上来扩充内存的容量,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系统的性能。
主要任务
完成用户提出的I/O请求,为用户分配I/O设备,并控制I/O的执行。
缓冲管理
设备分配
设备处理
设备独立性和虚拟设备
主要任务
解决用户文件和系统文件的存储共享,保密。
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
目录管理
文件的读、写管理和存取控制
主要任务
对处理机(CPU和内存)进行分配,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以进程为基本单位。
进程
是一个执行中的程序;是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是拥有资源的一个独立单位;是完成用户任务的执行实体;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且所有线程共享整个进程的资源;至少有一个线程。
线程
是CPU调度和分配的基本的单位;是进程中的一个实体;不拥有系统资源;同一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
作业
从外存放到内存的一个过程;包含一个或多个进程;作业就是交给计算机运行的用户程序;是一个独立的计算任务或事物处理;是向操作系统申请分配资源的基本单位;是用户向计算机提交的任务实体。
处理机管理的四个方面
进程控制
1、创建进程;2、为进程分配必要的资源;3、控制各类进程状态的转换;4、结束进程、收回该资源。
进程同步
对诸多进程进行协调和控制。
进程通信
多个进程共同完成一个应用程序时,相互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换。
调度
作业调度
按照一定算法在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作业分配资源并调入内存,建立进行,按照一定算法插入就绪队列。
进程调度
按照一定算法选择一个进程分配处理机执行。
是指操作系统中管理信息资源的一组系统软件、数据结构和文件,它实行文件的存取、检索、更新,提供安全可靠的共享和保护机制,提供操作文件的接口,方便用户“按名存取”。
FAT 32
U盘
运行速度:快
NTFS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aaron-zhou/p/12006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