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Web开发 > 详细

Node.js实战10:“流”是Node.js最强大的功能之一。

时间:2019-12-09 09:38:05      阅读:54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流是Nodejs的高级应用,掌握流的使用,才能真正胜任NodeJS开发。

Nodejs中,流是基于事件的API,用于管理和处理数据,而且效率很好!

什么是流?

流是一个抽象接口,Node 中有很多对象实现了这个接口。

例如,对http 服务器发起请求的request 对象就是一个 Stream,还有stdout(标准输出)等。

流的四种类型

dable - 可读操作。

Writable - 可写操作。

Duplex - 可读可写操作.

Transform - 操作被写入数据,然后读出结果。

流的事件

所有的流对象都是 EventEmitter 的实例,流常用的事件有:

data - 当有数据可读时触发。

end - 没有更多的数据可读时触发。

error - 在接收和写入过程中发生错误时触发。

finish - 所有数据已被写入到底层系统时触发。

什么时候使用流?

举例说明:

1、当使用fs.readFileSync同步读取一个文件的时候,所有的数据会被全部读到内存中,这个操作过程中程序会被阻塞。

2、如果使用fs.readFile,由于它是异步方法,那么阻塞不会发生,但数据仍会被全部读到内存中再处理。

当处理大文件压缩、媒体文件等的时候,无疑会很吃力。那么这时,就是使用流的时候了。

3、流会将分批次的读取适量的内容到缓存区进行操作,而不是一次性读取所有目标内容。

这样,程序对内存的使用量会极大减少、执行性能会提升很多:

技术分享图片

举例说明,使用流的优势

先使用node内置的核心模块http实现一个简单的静态web服务器:

技术分享图片
var http = require("http");
var fs = require("fs");

http.createServer(function(req,res){
    fs.readFile(__dirname + "/test10.js",function(err,data){
        if(err){
            res.statusCode = 500;
            res.end(String(err));
        }else{
            res.end(data);
        }
    })
}).listen(8000);

这段代码使用非阻塞的fs.readfile的方法。

当被访问时,读取文件内容(代码中读取的是本举程代码)并发送给访问者。

测试访问,效果:

技术分享图片

可能说,功能并无问题。但如果被读取的文件test10.js文件非常大呢。就会有效率问题。

这时,可以改用流的方式:

注意图中标识出的内容,是修改的内容:使用流的方式读取,通过管道(pipe)传给res。

技术分享图片
var http = require("http");
var fs = require("fs");

http.createServer(function(req,res){
    
    fs.createReadStream(__dirname+"/test10.js").pipe(res);

}).listen(8000);
技术分享图片

执行效果一样,但对内存的使用得到优化,性能得到提升。

同时,代码也更简洁。

流不仅高效优雅,扩展性也更强。比如对上面的代码稍做改动,就可以实现gzip压缩传输数据,可以使网页打开更快。

技术分享图片
var http = require("http");
var fs = require("fs");
var zlib = require("zlib");

http.createServer(function(req,res){

    res.writeHead(200,{"content-encoding":"gzip"});

    fs.createReadStream(__dirname+"/test10.js").pipe( zlib.createGzip() ).pipe(res);

}).listen(8000);
技术分享图片

从浏览器信息中可以看到,内容已启用gzip压缩。

 

Node.js实战10:“流”是Node.js最强大的功能之一。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w2sft/p/12009057.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