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语言 > 详细

外部排序

时间:2019-12-13 09:05:09      阅读:103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 给你一个包含20亿个int类型整数的文件,计算机的内存只有2GB,怎么给它们排序?一个int数占4个字节,20个亿需要80亿字节,大概占用8GB的内存,而计算机只有2GB的内存,数据都装不下!可以把8GB分割成4个2GB的数据来排,然后在把他们拼凑回去。如下图:

技术分享图片

排序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快速排序或归并排序等算法。为了方便,我们把排序好的2G有序数据称之为有序子串吧。接着我们可以把两个小的有序子串合并成一个大的有序子串。

技术分享图片

注意:读取的时候是每次读取一个int数,通过比较之后在输出。

按照这个方法来回合并,总共经过三次合并之后就可以得到8G的有序子串。

下面是一个具体事例:一共有12个无序数据,但是内存只能装下3个int数据

技术分享图片

接下来把12个数据分成4份,然后排序成有序子串

技术分享图片

然后把子串进行两两合并

技术分享图片

输出哪个元素,就在那个元素所在的有序子串再次读入一个元素

技术分享图片

继续

技术分享图片

重复直到合并成一个包含6个int的有序子串

技术分享图片

再把两个包含6个int的有序子串合并成一个包含12个int数据的最终有序子串

技术分享图片

优化策略

因为硬盘的读写速度比内存要慢的多,按照以上这种方法,每个数据都从硬盘读了三次,写了三次,要花很多时间。

解释下:例如对于数据2,我们把无序的12个数据分成有序的4个子串需要读写各一次,把2份3个有序子串合并成6个有序子串读写各一次;把2份6个有序子串合并从12个有序子串读写各一次,一共需要读写各3次。

在进行有序子串合并的时候,不采取两两合并的方法,而是可以3个子串,或4个子串一起来合并。

多路归并

为了方便讲解,我们假设内存一共可以装4个int型数据

刚才我们是采取两两合并的方式,现在我们可以采取4个有序子串一起合并的方式,这样的话,每个数据从硬盘读写的次数各需要2次就可以了。如图:

技术分享图片

4个有序子串的合并,叫4路归并。如果是n个有序子串的合并,就把它称为n路归并。n并非越大越好。因为n越大的确可以减少磁盘IO次数,但是相应的合并期间在内存中选取最小值的时间也会相应增加

置换选择

? n不是越大越好,那么我们可以想办法减少有序子串的总个数。这样,也能减少数据从硬盘读写的次数。

? 以前面的12个无序数据为例:

技术分享图片

? 例如我们可以从12个数据读取3个存到内存中,然后从内存中选出最小的那个数放进子串p1里;之后再从剩余的9个数据读取一个放到内存中,然后再从内存中选出一个数放进子串p1里,这个数必须满足比 p1中的其他数大,且在内存中尽量小。这样一直重复,直到内存中的数都比p1中的数小,这时p1子串存放结束,继续来p2子串的存放,例如(这时假设内存只能存放3个int型数据):

? 读入3个到内存中,且选出一个最小的到子串p1:

技术分享图片

? 从内存中再次读取一个元素86:

技术分享图片

? 从内存中再次读取一个元素3: 大专栏  外部排序

技术分享图片

? 从内存中再次读取一个元素24:

技术分享图片

? 从内存中再次读取一个元素8:

技术分享图片

?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符合要求的数了,且内存已满,进而用p2子串来存放,以此类推。

通过这种方法,p1子串存放了4个数据,而原来的那种方法p1子串只能存放3个数据。

利用堆排序优化查找速度

从12个数据中读取3个数据,构建成一个最小堆,然后从堆顶选择一个数写入到p1中。

之后再从剩余的9个数中读取一个数,如果这个数比刚才那个写入到p1中的数大,则把这个数插入到最小堆中,重新调整最小堆结构,然后在堆顶选一个数写入到p1中。

否则,把这个数暂放在一边,暂时不处理。之后一样需要调整堆结构,从堆顶选择一个数写入到p1中。

这里说明一下,那被放在一边的数是不能再放入p1中的了,因为它一定比p1中的数都要小,所以它会放在下一个子串中

看这些文字会让人头大,我画图解释下吧。

从12数据读取3个数据

技术分享图片

构建最小堆,且选出目标数

技术分享图片

读入下一个数86

技术分享图片

读入下一个数3,比70小,暂放一边,不加入堆结构中

技术分享图片

读入下一个数据24,比81小,不加入堆结构

技术分享图片

读入下一个数据8,比86小,不加入堆结构。此时p1已经完成了,把那些刚才暂放一边的数重新构成一个堆,继续p2的存放。

技术分享图片

以此类推…

最后生成的p2如下:

技术分享图片

这样子的话,最后只生成了2个有序子串,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置换选择。按照这种方法,最好的情况下,所有数据只生成一个有序子串;最坏的情况下,和原来没采取置换选择算法一样,还是4个子串,那平均性能如何呢?

结论:如果内存可以容纳n个元素的话,那么平均每个子串的长度为2n,也就是说,使用置换选择算法我们可以减少一半的子串数。

这种方法适合要排序的数据太多,以至于内存一次性装载不下。只能通过把数据分几次的方式来排序,把这种方法称为外部排序。

提升外部排序性能的方法

  • 并行计算

    • 用多个磁盘驱动器并行处理数据,可以加速顺序磁盘读写。
    • 在计算机上使用多线程,可在多核心的计算机上得到优化。
    • 使用异步输入输出,可以同时排序和归并,同时读写。
    • 使用多台计算机用高速网络连接,分担计算任务。
  • 提高硬件速度

    • 增大内存,减小磁盘读写次数,减小归并次数。
    • 使用快速的外存设备,比如15000 RPM的硬盘或固态硬盘
    • 使用性能更优良个各种设备,比如使用多核心CPU和延迟时间更短的内存。
  • 提高软件速度

    • 对于某些特殊数据,在第一阶段的排序中使用基数排序
    • 压缩输入输出文件和临时文件。

外部排序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lijianming180/p/12032657.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