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及代码博文链接
所在小组:第13组
源代码链接:GitHub
博文链接:需求分析
项目背景:学生缺乏了解社团、获取信息的长期、便利的渠道,社长、社联在进行相应管理时存在一些困难。我们希望打造一个网站,连接学生、社团和社联,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二.个人工作总结
第一部分(需求分析):
进行了需求分析的探讨、管理员端的原型设计以及需求文档的部分撰写。
第二部分(设计部分):
和组内一名成员共同绘制了用例图。
第三部分(原型设计):
完成了管理员端的静态页面设计、学生端的页面模板设计,实现了管理员端社团模块的前后端交互功能(细节尚未完善)。
第四部分(项目完成):
完成了管理员端和学生端的社团模块,学生端首页的页面框架,对个人负责的页面展示以及代码细节部分进行修改完善。
三.项目感受及总结
整个项目做下来,体会到了很多。
• 1.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起初在项目需求分析部分,我们决定分web和App两个部分,社团展示、活动报名等功能放在手机app端,社团管理、活动审核等功能放在网页端。但是后来负责App部分的组员对于Android Studio较为陌生,因此在后期原型设计时才决定转为网页端,浪费了很多的时间。这其实还是归结于需求分析阶段我们没有根据自己的个人能力进行较好的判断,导致方向出现了偏差。
• 2.分工协作的合理性
我们组在前两部分的分工较为合理,但是在第三部分,即原型设计阶段,我们组过分注重静态页面的设计,而忽视了前后端交互的重要性。我们的前端页面虽然样式美观,但是没有具体的后端代码与之对应,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在老师的批评指正下,我们组认真思考了接下来项目的分工协作,重新进行了任务分配,每个人负责一个模块。在负责环境搭建及代码示例的组员实现了基本功能后,我对代码进行了分析解读,掌握了前后端交互的实现方法,效率更高了,项目进度也就比之前更加快了。
• 3.提高能力的必要性
项目开始进行的第一、二部分,我负责的主要是页面设计。虽然和我个人能力有关,我在编程方面的能力相对较为薄弱,在页面设计部分还能施展一定能力,但是我觉得自己应该更多地在环境搭建、代码编写等方面有所涉猎。因为缺乏做项目的经验,这些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而没有显著成果,但是独立尝试其实是十分必要的,这可能为以后其他项目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课程意见及建议
1.关于项目:
项目的第一部分(需求分析)和第二部分(设计部分)可以缩紧一些,一周一篇博文,给后期的原型设计部分及项目的完成留出更多的时间。例会可以规定每周一次,有利于组员交流进度、沟通协作,老师也可以每周了解各个小组的进度,给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2.关于课程:
老师讲课风趣幽默,这种上课形式能够让我们更加集中注意力听讲。不过我觉得老师可以对于书本上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让我们能够在期末考试中拿到更好的成绩。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Daisy-yu/p/12049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