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明媚的早上 哈哈
我还清楚记得 那是我刚把手机摔坏的第三天
百般无聊的我和舍友报名参加了一个讲座
第16届清源讲坛——《创新路上的感想》 主讲人:刘人怀院士
还有极小的一行字备注着 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时的我还以为 这又是一次单纯毫无意义的加分讲座
在苦等将近40min后 终于苦等到 刘人怀及各大校级领导
这里先介绍一下
......因某些不可抗力
我晕晕沉沉emmm
毛主席 搞卫星 创新
达芬奇 自然科学的创新
自然科学七大类
英国:自然科学开始了科技革命 考科技创新成为强国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中国要走名流大学
19世纪, 德国一流大学的开始
教授地位的不同 及学校情况
爱因斯坦:七个伟大概念
这里我去查了相关资料进行了补充
领航之父 6 5个伟大概念
杀犹太人跑到美国
美国一流大学的崛起==>培养了中国伟大的科学家 钱学森为代表的等科学家
中国科院前三强 ==>这里我查了资料 是钱三强
很多人只知道居里夫人 不知道居里夫人的女儿
格林大学
对待教授态度的不同==>延伸出中德2国对比
格林大学:只有教授才能走草地 校长请乐队感谢教授
中国:臭老九无地位
德国:因为刘院士教授住房的东家 房东叫了一堆人来到家里欢迎
==>因为对教授的尊重
小总结:德国为什么强大:尊重知识型人才.
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的分别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
改革开放 大学留学变多了
重视科技型人才
社会制度的改变==>科技的改变 大学的改变
创新的人特点:三心 责任心、耐心、好奇心
80年代上海,排长队
外传内商品==>当时没多想
去德国参加工厂,身份不一样
中国领导架子大,与德国总统聊天,与大学校长聊天
参加瓷器工厂:感觉差距大
流水线 有2个工厂在最后 有一点瑕疵 直接打碎
德国:流入市场的商品只有优品 有品牌
中国:节约 无品牌
在追求质量 要一流 不要二流,中国有很长一段路走
五大洲走完 感想:中国要创新才能改变
耐心
中庸之道,创新要突出
中国枪打出头鸟没有耐心不行
中国一定要创新,一定要走在最前面,不要怕枪打出头鸟,不要中庸之道,要有耐心,要忍耐
中国科学院表彰
记者:怎么成功
吃苦太多了,要忍耐 一句话 忍耐是成功的秘诀
好奇心==基础心
要好奇,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创新,是一个超前思维。
还要3个条件
1.知识渊博
2.勤奋
3.很重要!要抓住机会,时刻准备抓住机会
创新回头总结:当大学20多年校长,副校长,书记
从管理来讲
暨南大学校长:
刚去时没有名气(指暨南大学),办得太差,学科没水平,科研文章就一篇,无重点研究等.
一个人都不认识 暨南大学是个很好的学校,历史来看第七位,清朝暨南学堂1906年创立 很多领导人都去过的
我自己对当官没有兴趣,爱搞学术,60年共产dang员,听从dang的安排
90年代初,对教育不重视,大学办得不好,
暨南大学在当时有个外号==>花花公子大学 被其他学校所瞧不起 当时的广东对教育不重视
大学起外号被看不起
把我调去广东,说虽然当了6年校长 但刘院士还是年轻 先做副校长,被排挤
忍耐 管理公会,叫刘院士管什么就管什么,管风气,迟到早退,课堂教学
3000多人 1800人迟到 提前早退 教学质量差 老师水平低 同学们课堂纪律差 这是当时的暨南大学
我问同学们期末怎么及格
他们说 期末60分 补考的话 一次不过就2次 不行就找老师 送礼·
我想把教育搞好
对学生,取消补考,直接重修,对老师,实行课评估,学生评估==>直接全校通知
第一年1800人重修,学生们游行示威打倒重修制
我劝学生 三天三夜没有睡觉
中国注重学潮 创新,改革要没私心
搞好学风,给学生做思想工作
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及格
渐渐的学风开始变好
严格的老师,领导,学生不喜欢
只有过后才知道,好老师是严格的 所以学校请40专家 自由评估老师(领导评估)
当时给定了一个战略目标
侨校+名校
要求 树立三个第一
学生第一,质量第一,管理第一
提出管理三字经
严、法、实
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
依法治校
实事求是
70%的2、老师各方面评估一致 其他老师教务处再评估 2个不及格 老师 干部 降职
重新学习 不涨工资 表扬优秀老师,升工资
发现考试作弊现象开始变多
82年代后开始变多,学校管理松后,
我进来之后,没打算作弊,科学管理
梅花型座位,没有同卷子,体育馆考试,不许带东西,五套考卷,保密流程,印考卷的人不许有时间 考前半小时到考场
封卷,不许私人阅卷
花花公子==>学风教育好的大学 把教师分等级发工资(清华北大)暨南大学,按劳分配 外地上课加分
按分数数,一分一毛7分钱,
不同学历不同的钱,越难的越多钱,发论文给奖金.90年代最高的文章一万元 老师当时工资200一个月
老师就开始拼命工作
当校长后不能创收(指的是不能通过其他途径来给学校批钱),当校长第一年工资涨25%
当10年一把手 工资每年涨27% 96年平均8000一年 06年平均8万8一年(指老师平均工资)
汇报工作要钱(指找领导要钱),没请一顿饭(指请客领导吃饭好办事) 6700一年 当时清华北大6300一年
找各级政府,最有钱的学校
当领导人,国强民富
省长,省强民富
区长,区强民富
校长,校强民富
学校排名从200多位到30多位(到退休的时候)
2000名教职工分房子
当时1000/一平方现在9W/平方
进行市中心福利分房找省长,市长特批分房
建下属高中,初中,医院
除了火葬场没有 其他都有 福利好
管理一定要有好的战略 发挥优势,抛开劣势
抓住社会形势
管理太重要了
以下是刘人怀院士总结亲口所说的
1.推行了学分制改革
2.率先三重评估制度
3.率先实行教授必须上本科基础课
4.建立一次可容800人大考场
5.创新性实行规范学期制(20周一学期)
6.春秋两季招生 两季毕业制度
7.暨大模式的人事分配制度
8.全国高校中第一个建立校史馆
9.率先开展异地办学
10.与广东省检察院合作预防职务犯罪(反贪)
觉得大学太小,第一个珠海大学城,第一个异地办学(分校)第一个反腐,没见过一个老板,抓反腐,抓了好几人。以此预防职务犯罪,学校建设由检察院入校。
关心医学院就业,跟乡镇医院谈判,给医学生实习,吧周围(地方)变成“附属”医院,很快就把暨南大学变成211大学/
1968年 我进入农村接受再教育
炕不是很长 我只能对着对角线睡. 几十平方公里没有医生,粮食怕被偷,无意中救了一名农民(肚子有很长的伤口肠子掉出来了,根据力学把肠子给“倒”回去)“创新救了一条命”。
我6几年的时候
文革中唯一一个专刊
第一个换流器
参与建设神州4号,神州5号,还有辽宁号,空间站.
有论文但没转化
再次总结
创新始终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要创新必须要
有积累 对个人来说 要有积累 抓住机遇 要有三心 当然要有好奇心 没有好奇心 什么都没
-----------------以上除图片外均为当日早晨听讲座时所做笔记-----------------------------
你能想象1940年的伯伯这么年轻嘛
我当时见到就是这样!!!
参考文献:
https://news.jnu.edu.cn/Item/21063.aspx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BA%E6%80%80/4467160?fr=aladdin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rootdandan/p/12051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