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每日思考(2019/12/17)

时间:2019-12-17 23:13:28      阅读:79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题目概览

  • viewport常见设置都有哪些?
  • 对比下px、em、rem有什么不同?
  • 简要描述下什么是回调函数

题目解答

viewport常见设置都有哪些?

  • 概念:viewport 就是视区窗口,也就是浏览器中显示网页的部分。PC 端上基本等于设备显示区域,但在移动端上 viewport 会超出设备的显示区域(即会有横向滚动条出现)。设备默认的 viewport 在 980 - 1024 之间

  • 属性设置

    <!-- 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是为了兼容不同浏览器 -->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maximum-scale=1.0, user-scalable=0"
    />
    属性名 取值 描述
    width 正整数 | device-width 定义视口的宽度,单位为像素
    height 正整数 | device-height 定义视口的高度,单位为像素,一般不用
    initial-scale [0.0-10.0] 定义初始缩放值
    minimum-scale [0.0-10.0] 定义缩小最小比例,它必须小于或等于maximum-scale设置
    maximum-scale [0.0-10.0] 定义放大最大比例,它必须大于或等于minimum-scale设置
    user-scalable yes | no 定义是否允许用户手动缩放页面,默认值yes
  • 参考文章:移动前端开发之 viewport 的深入理解

对比下px、em、rem有什么不同?

  • px 像素,相对长度单位。像素px是相对于显示器屏幕分辨率而言的

  • em 是相对长度单位,相对于当前对象内文本的字体尺寸,指相对于父元素的大小。如当前对行内文本的字体尺寸未被人为设置,则相对于浏览器的默认字体尺寸。任意浏览器的默认字体高都是16px。所有未经调整的浏览器都符合: 1em=16px。那么12px=0.75em,10px=0.625em。为了简化font-size的换算,需要在css中的body选择器中声明Font-size=62.5%,这就使em值变为 16px*62.5%=10px, 这样12px=1.2em, 10px=1em, 也就是说只需要将你的原来的px数值除以10,然后换上em作为单位。

  • rem 是CSS3新增的一个相对单位(root em,根em),但相对的只是HTML根元素。这个单位可谓集相对大小和绝对大小的优点于一身,通过它既可以做到只修改根元素就成比例地调整所有字体大小,又可以避免字体大小逐层复合的连锁反应。目前,除了IE8及更早版本外,所有浏览器均已支持rem。对于不支持它的浏览器,应对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多写一个绝对单位的声明。这些浏览器会忽略用rem设定的字体大小。

    p {font-size:14px; font-size:.875rem;}

简要描述下什么是回调函数

  • 回调函数就是指函数在初始定义的时候先不执行,等满足一定条件以后再拿出来执行

    (callback) => {
        return (...args) => {
            const self = this;
            setTimeout(() => {
                callback.apply(self, args);
            }, 200);
        };
    };
  • 回调是把一个函数作为参数传递给另一个函数,当该函数满足某个条件时触发该参数函数。主要用于异步操作 例如网络请求 防止页面同步代码阻塞导致渲染线程停止

    function longTask(callback,timeout) {
      setTimeout(callback,timeout)
    }
    longTask(()=>{console.log("回调任务被执行了");},2000);
    console.log("我是同步代码 不会阻塞我");
  • 回调函数首先作为一个函数的参数传入,当这个函数执行后再执行的函数,往往会依赖前一个函数执行的结果在 javascript 中,对于 I/O、HTTP 请求等异步操作,为了控制执行的顺序就需要使用回调的方法

    // 第三个参数就是回调函数
    function func1(param1, param2, ..., callback){
      // To do some action
      // 往往会在最后调用 callback 并且传入操作过的参数
      callback(cbParam1, cbParam2, ...)
    }
    
    // 实际调用的时候
    func1(param1, param2, ..., (cbParam1, cbParam2, ...) => {
      // To do some action
    })

每日思考(2019/12/17)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EricZLin/p/12057090.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