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长度为 n 的整数数组 nums,其中 n > 1,返回输出数组 output ,其中 output[i] 等于 nums 中除 nums[i] 之外其余各元素的乘积。
示例:
输入: [1,2,3,4]
输出: [24,12,8,6]
说明: 请不要使用除法,且在 O(n) 时间复杂度内完成此题。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int> productExceptSelf(vector<int>& nums) { int siz=nums.size(); vector<int> pre(siz+1),nxt(siz+2),ans(siz); pre[0]=1;nxt[siz+1]=1; for(int i=0;i<siz;++i) pre[i+1]=pre[i]*nums[i]; for(int i=siz-1;i>=0;--i) nxt[i+1]=nxt[i+2]*nums[i]; for(int i=1;i<=siz;++i) ans[i-1]=pre[i-1]*nxt[i+1]; return ans; } };
格雷编码是一个二进制数字系统,在该系统中,两个连续的数值仅有一个位数的差异。
给定一个代表编码总位数的非负整数 n,打印其格雷编码序列。格雷编码序列必须以 0 开头。
示例 1:
输入: 2
输出: [0,1,3,2]
解释:
00 - 0
01 - 1
11 - 3
10 - 2
对于给定的 n,其格雷编码序列并不唯一。
例如,[0,2,3,1] 也是一个有效的格雷编码序列。
00 - 0
10 - 2
11 - 3
01 - 1
示例 2:
输入: 0
输出: [0]
解释: 我们定义格雷编码序列必须以 0 开头。
给定编码总位数为 n 的格雷编码序列,其长度为 2n。当 n = 0 时,长度为 20 = 1。
因此,当 n = 0 时,其格雷编码序列为 [0]。
题解:
对于每一层都是上一层倒着加上2^(i-1)次方。
参考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qpow(int n,int m) { int res=1; while(m) { if(m&1) res=res*n; n=n*n; m>>=1; } return res; } vector<int> grayCode(int n) { vector<int> ans; if(n==0) { ans.push_back(0); return ans; } ans.push_back(0); ans.push_back(1); for(int i=2;i<=n;++i) { vector<int> res=ans; int num=qpow(2,i-1),siz=ans.size(); for(int j=siz-1;j>=0;--j) ans.push_back(res[j]+num); } return ans; } };
给定一个二叉树, 找到该树中两个指定节点的最近公共祖先。
百度百科中最近公共祖先的定义为:“对于有根树 T 的两个结点 p、q,最近公共祖先表示为一个结点 x,满足 x 是 p、q 的祖先且 x 的深度尽可能大(一个节点也可以是它自己的祖先)。”
例如,给定如下二叉树: root = [3,5,1,6,2,0,8,null,null,7,4]
示例 1:
输入: root = [3,5,1,6,2,0,8,null,null,7,4], p = 5, q = 1
输出: 3
解释: 节点 5 和节点 1 的最近公共祖先是节点 3。
示例 2:
输入: root = [3,5,1,6,2,0,8,null,null,7,4], p = 5, q = 4
输出: 5
解释: 节点 5 和节点 4 的最近公共祖先是节点 5。因为根据定义最近公共祖先节点可以为节点本身。
说明:
所有节点的值都是唯一的。
p、q 为不同节点且均存在于给定的二叉树中。
题解:
递归。
两个节点要么是父子关系,要么在一个root下,我们们判断root是否为p或q,是的话,就返回root.
然后递归左右子树,如果left!=null&&right!=null则返回root.
如果left==null,则返回右子树的递归结果,否则返回左子树的递归结果。
参考代码:
/** * Definition for a binary tree node. * public class TreeNode { * int val; * TreeNode left; * TreeNode right; * TreeNode(int x) { val = x; } * } */ class Solution { public TreeNode lowestCommonAncestor(TreeNode root, TreeNode p, TreeNode q) { if(root==null) return root; if(root==p||root==q) return root; TreeNode left=lowestCommonAncestor(root.left,p,q); TreeNode right=lowestCommonAncestor(root.right,p,q); if(left!=null && right!=null) return root; if(left==null) return right; else return left; } } Java
给定一个二叉搜索树, 找到该树中两个指定节点的最近公共祖先。
百度百科中最近公共祖先的定义为:“对于有根树 T 的两个结点 p、q,最近公共祖先表示为一个结点 x,满足 x 是 p、q 的祖先且 x 的深度尽可能大(一个节点也可以是它自己的祖先)。”
例如,给定如下二叉搜索树: root = [6,2,8,0,4,7,9,null,null,3,5]
示例 1:
输入: root = [6,2,8,0,4,7,9,null,null,3,5], p = 2, q = 8
输出: 6
解释: 节点 2 和节点 8 的最近公共祖先是 6。
示例 2:
输入: root = [6,2,8,0,4,7,9,null,null,3,5], p = 2, q = 4
输出: 2
解释: 节点 2 和节点 4 的最近公共祖先是 2, 因为根据定义最近公共祖先节点可以为节点本身。
说明:
所有节点的值都是唯一的。
p、q 为不同节点且均存在于给定的二叉搜索树中。
题解:
可以用上一题的解法。但是根据二叉搜索树的特点,左子树的值都比我小,右子树都比我大。
递归,3行代码解决问题。
参考代码:
/** * Definition for a binary tree node. * public class TreeNode { * int val; * TreeNode left; * TreeNode right; * TreeNode(int x) { val = x; } * } */ class Solution { public TreeNode lowestCommonAncestor(TreeNode root, TreeNode p, TreeNode q) { if(root.val>p.val && root.val>q.val) return lowestCommonAncestor(root.left, p, q); if(root.val<p.val && root.val<q.val) return lowestCommonAncestor(root.right,p,q); return root; } }
未完待续~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csushl/p/12074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