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是CS架构,主要有两个概念:
Docker daemon: 运行在宿主机上,Docker守护进程,用户通过Docker client(Docker命令)与Docker daemon交互(可配置network的dns和docker仓库地址)
Docker client: Docker 命令行工具,是用户使用Docker的主要方式,Docker client与Docker daemon通信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Docker client也可以通过socket或者RESTful api访问远程的Docker daemon
了解了Docker的组成,再来了解一下Docker的三个主要概念:
https://registry.hub.docker.com/
,也可以搭建自己私有的Docker registry。镜像就相当于打包好的版本,镜像启动之后运行在容器中,仓库就是装存储镜像的地方。
docker search [options] term(简称/术语) #查找镜像
-f #过滤输出
docker pull [options] name[:tag|@digest] #拉取镜像
options:
-a,--all-tags #下载所有版本的镜像
--disable-content-trust #跳过镜像验证,默认为true
-q,--quiet #抑制详细输出
docker images [options] [repository[:tag]]#查看镜像
options(常用):
-a,--all #查看所有镜像
-q,--quiet #抑制详细输出
docker rmi [options] image #删除镜像
options:
-f #强制删除
更新镜像之前,我们需要使用镜像来创建一个容器。
runoob@runoob:~$ docker run -t -i ubuntu:15.10 /bin/bash
root@e218edb10161:/#
在运行的容器内使用 apt-get update 命令进行更新。
在完成操作之后,输入 exit 命令来退出这个容器。
此时 ID 为 e218edb10161 的容器,是按我们的需求更改的容器。我们可以通过命令 docker commit 来提交容器副本。
runoob@runoob:~$ docker commit -m="has update" -a="author" e218edb10161 + runoob/ubuntu:v2
output:sha256:70bf1840fd7c0d2d8ef0a42a817eb29f854c1af8f7c59fc03ac7bdee9545aff8
各个参数说明:
需要创建一个 Dockerfile 文件,其中包含一组指令来告诉 Docker 如何构建我们的镜像。
docker build [options] path|url #使用dockerfile创建镜像
path|url:(上下文路径)
由于 docker 的运行模式是 C/S。我们本机是 C,docker 引擎是 S。实际的构建过程是在 docker 引擎下完成的,所以这个时候无法用到我们本机的文件。这就需要把我们本机的指定目录下的文件一起打包提供给 docker 引擎使用。
如果未说明最后一个参数,那么默认上下文路径就是 Dockerfile 所在的位置。
注意:上下文路径下不要放无用的文件,因为会一起打包发送给 docker 引擎,如果文件过多会造成过程缓慢。
options(常用):
-t :指定要创建的目标镜像名
docker run [options] image [command] [arg] #启动容器
options(常用):
-i: 交互式操作
-t: 终端
-d:后台运行
-P or -p:将容器内部使用的网络端口映射到我们使用的主机上,-P自动映射,-p手动绑定
--network:指定network
docker stop [options] container #停止容器
options:
-t: 多久之后
docker restart [options] container #重启容器
options:
-t: 多久之后
docker stats [options] [container] #展示容器状态
options:
-a or -all #展示所有容器状态
--format stirng
--no-stream #不是输出状态流,仅输出第一次结果
--no-trunc #全输出,没有截断
docker inspect name|id
#使用 docker inspect 来查看 Docker 的底层信息。它会返回一个 JSON 文件记录着 Docker 容器的配置和状态信息。
docker ps [options] #列出容器(和docker container list效果一样)
options(常用):
-a,--all #列出全部容器
docker exec [options] container [command] [arg]#进入已运行容器(docker attach 我这里没法用,不知道为什么)
options(常用):
-i: 交互式操作
-t: 终端
docker rm [options] container #删除容器
options:
-f: 强制删除
-l: 移除特殊link
-v: 移除和别的容器的volumes 联系
docker export [options] container #导出容器
options:
-o:写入文件代替标准输出
eg:
docker export 1e560fca3906 > ubuntu.tar #标准输出导入文件
docker export -o ubuntu.tar 1e560fca3906
docker import [options] file|url| - [repository[:tag]] #导入容器
eg:
cat docker/ubuntu.tar | docker import - test/ubuntu:v1
docker import docker/ubuntu.tar - test/ubuntu:v1
docker import http://example.com/exampleimage.tgz example/imagerepo
docker logs [options] container #查看web应用日志
options:
-f:像使用 tail -f 一样来输出容器内部的标准输出。
-t:展示时间戳
docker network [command]
command:
ls:列出所有的network
create:创建一个network
-d:参数指定Docker网络类型,有网桥,覆盖。
connect:连接一个容器到一个network
disconnect:取消一个容器到一个network的连接
inspect:查看network的细节信息
prune:移除所有未使用的network
rm:移除network
shell 格式:
RUN <命令行命令>(<命令行命令> 等同于,在终端操作的 shell 命令)
exec 格式:
RUN ["可执行文件", "参数1", "参数2"]
例如:
RUN ["./test.php", "dev", "offline"] 等价于 RUN ./test.php dev offline
格式:
COPY [--chown=<user>:<group>] <源路径1>... <目标路径>
COPY [--chown=<user>:<group>] ["<源路径1>",... "<目标路径>"]
[--chown=:]:可选参数,用户改变复制到容器内文件的拥有者和属组。
<源路径>:源文件或者源目录,这里可以是通配符表达式,其通配符规则要满足 Go 的 filepath.Match 规则。例如:
COPY hom* /mydir/
COPY hom?.txt /mydir/
<目标路径>:容器内的指定路径,该路径不用事先建好,路径不存在的话,会自动创建。
ADD 的优点:在执行 <源文件> 为 tar 压缩文件的话,压缩格式为 gzip, bzip2 以及 xz 的情况下,会自动复制并解压到 <目标路径>。
ADD 的缺点:在不解压的前提下,无法复制 tar 压缩文件。会令镜像构建缓存失效,从而可能会令镜像构建变得比较缓慢。具体是否使用,可以根据是否需要自动解压来决定。
CMD 在docker run 时运行。
RUN 是在 docker build。
作用:为启动的容器指定默认要运行的程序,程序运行结束,容器也就结束。CMD 指令指定的程序可被 docker run 命令行参数中指定要运行的程序所覆盖。
注意:如果 Dockerfile 中如果存在多个 CMD 指令,仅最后一个生效。
格式:
CMD <shell 命令>
CMD ["<可执行文件或命令>","<param1>","<param2>",...]
CMD ["<param1>","<param2>",...] # 该写法是为 ENTRYPOINT 指令指定的程序提供默认参数
推荐使用第二种格式,执行过程比较明确。第一种格式实际上在运行的过程中也会自动转换成第二种格式运行,并且默认可执行文件是 sh。
但是, 如果运行 docker run 时使用了 --entrypoint 选项,此选项的参数可当作要运行的程序覆盖 ENTRYPOINT 指令指定的程序。
**优点**:在执行 docker run 的时候可以指定 ENTRYPOINT 运行所需的参数。
**注意**:如果 Dockerfile 中如果存在多个 ENTRYPOINT 指令,仅最后一个生效。
格式:
ENTRYPOINT ["<executeable>","<param1>","<param2>",...]
可以搭配 CMD 命令使用:一般是变参才会使用 CMD ,这里的 CMD 等于是在给 ENTRYPOINT 传参,以下示例会提到。
示例:
假设已通过 Dockerfile 构建了 nginx:test 镜像:
FROM nginx
ENTRYPOINT ["nginx", "-c"] # 定参
CMD ["/etc/nginx/nginx.conf"] # 变参
1、不传参运行
$ docker run nginx:test
容器内会默认运行以下命令,启动主进程。
nginx -c /etc/nginx/nginx.conf
2、传参运行
$ docker run nginx:test -c /etc/nginx/new.conf
容器内会默认运行以下命令,启动主进程(/etc/nginx/new.conf:假设容器内已有此文件)
nginx -c /etc/nginx/new.conf
格式:
ENV <key> <value>
ENV <key1>=<value1> <key2>=<value2>...
以下示例设置 NODE_VERSION = 7.2.0 , 在后续的指令中可以通过 $NODE_VERSION 引用:
ENV NODE_VERSION 7.2.0
RUN curl -SLO "https://nodejs.org/dist/v$NODE_VERSION/node-v$NODE_VERSION-linux-x64.tar.xz" && curl -SLO "https://nodejs.org/dist/v$NODE_VERSION/SHASUMS256.txt.asc"
构建命令 docker build 中可以用 --build-arg <参数名>=<值> 来覆盖。
格式:
ARG <参数名>[=<默认值>]
作用:
- 避免重要的数据,因容器重启而丢失,这是非常致命的。
- 避免容器不断变大。
格式:
VOLUME ["<路径1>", "<路径2>"...]
VOLUME <路径>
在启动容器 docker run 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 -v 参数修改挂载点。
EXPOSE <端口1> [<端口2>...]
作用:
- 帮助镜像使用者理解这个镜像服务的守护端口,以方便配置映射。
- 在运行时使用随机端口映射时,也就是 docker run -P 时,会自动随机映射 EXPOSE 的端口。
格式:
WORKDIR <工作目录路径>
docker build 构建镜像过程中的,每一个 RUN 命令都是新建的一层。只有通过 WORKDIR 创建的目录才会一直存在。
格式:
格式:
USER <用户名>[:<用户组>]
格式:
HEALTHCHECK [选项] CMD <命令>:设置检查容器健康状况的命令
HEALTHCHECK NONE:如果基础镜像有健康检查指令,使用这行可以屏蔽掉其健康检查指令
HEALTHCHECK [选项] CMD <命令> : 这边 CMD 后面跟随的命令使用,可以参考 CMD 的用法。
简单的说,就是 Dockerfile 里用 ONBUILD 指定的命令,在本次构建镜像的过程中不会执行(假设镜像为 test-build)。当有新的 Dockerfile 使用了之前构建的镜像 FROM test-build ,这是执行新镜像的 Dockerfile 构建时候,会执行 test-build 的 Dockerfile 里的 ONBUILD 指定的命令。
格式:
ONBUILD <其它指令>
Docker-Compose 是 Docker 的一种编排服务,是一个用于在 Docker 上定义并运行复杂应用的工具,可以让用户在集群中部署分布式应用。通过 Docker-Compose 用户可以很容易地用一个配置文件定义一个多容器的应用,然后使用一条指令安装这个应用的所有依赖,完成构建。Docker-Compose 解决了容器与容器之间如何管理编排的问题。
Docker Machine 是 Docker 官方编排(Orchestration)项目之一,负责在多种平台上快速安装 Docker 环境。Docker Machine 是一个工具,它允许你在虚拟宿主机上安装 Docker Engine ,并使用 docker-machine 命令管理这些宿主机。你可以使用 Machine 在你本地的 Mac 或 Windows box、公司网络、数据中心、或像 AWS 或 Digital Ocean 这样的云提供商上创建 Docker 宿主机。使用 docker-machine 命令,你可以启动、审查、停止和重新启动托管的宿主机、升级 Docker 客户端和守护程序、并配置 Docker 客户端与你的宿主机通信。
Swarm 在 Docker 1.12 版本之前属于一个独立的项目,在 Docker 1.12 版本发布之后,该项目合并到了 Docker 中,成为 Docker 的一个子命令。目前,Swarm 是 Docker 社区提供的唯一一个原生支持 Docker 集群管理的工具。它可以把多个 Docker 主机组成的系统转换为单一的虚拟 Docker 主机,使得容器可以组成跨主机的子网网络。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lihuidong/p/12102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