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管理的常识》读书笔记

时间:2019-12-30 23:03:00      阅读:160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目前工作4年多的时间,主要还是属于执行阶段,感觉很有必要提升一下自己的管理意识。读的第一本管理类是书是陈春花老师的《管理的常识》,因为以前没有看过任何管理类相关的书籍 ,特意看了很多推荐,后面才选择了这本书。这本书中讲到了很多东西,管理、组织、组织结构、领导、激励、决策、计划和控制。确实给我增加了很多管理上的基本概念和常识。心得体会如下:

 

  1.如何正确地理解管理 ?陈春花老师的定义是“管理是通过人员及其他机构内的资源而达到共同目标的过程”。透过这个定义,容易得出管理其实是一个过程,管理实质上是人、物、事的辩证关系。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是:能否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二为一“,可我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目标并不太容易与组织目标达成一致,如果可以达成一致,个人和组织都会是受益者。

 

  2.涨工资并不会带来满足感,根据保健激励理论,工作是福利保健因素,而不是激励因素,涨工资不会带来满足感,只会降低不满。对于保健因素应该覆盖的绝大多数人,并且要做到只能涨不能降,否则对士气影响很大。而激励部分要对少部分人。并且强调,特别高的工资并不是好事,对员工和企业都是有害的。

 

  3.人不流动也许是安于现状不求发展,根据奥得佛的理论,人的需求各个层次是并存的,而不是完全由最底层逐步往高层走,当人的高层需求得不到满足时,遇到挫折时,会选择低层需求。不流动也许就仅仅是为了满足生理和安全需求,这个对个人和企业都非常有害。

  4.满足感高并不一定带来高绩效,有时提高很好的福利,对有些人可能带来很高的满足感,但是这些满足感却不能带来好的绩效,除非这个是不差钱的垄断企业、行政机关,否则是不能长久的。最好的应该是让满足感来自于工作本身,这样才能有良性的循环。

  5.不公平是绝对的,一个组织中只能做到: 我的获得/我的付出 = 他人获得/他人付出;不可能获得是公平一样的,那么就成了大锅饭,没有任何的促进。另外也启示管理者,表扬和给他人奖励时因先说这个人的付出,然后再说奖励,这样其他人更容易接受

 

 

 

 

 

 

 

《管理的常识》读书笔记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jyd1993/p/12081801.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