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中的I/B/P帧
- I帧是关键帧,它采用了帧内压缩技术
- B帧是前后参考帧,它属于帧间压缩技术,在压缩B帧之前,会参考前后非压缩视频帧,记录前后两帧不存放“残差值”,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好的压缩率
- P帧是向后参考帧,P帧也属于帧间压缩技术,对于B帧来说,P帧的压缩率要比b帧低
为了降低直播的延迟,在实时互动的时候要少用B帧,在压缩和解码B帧的时候需要缓存更多的数据
GOF
- 一个GOF就是一组帧,一组帧可以包含I帧和B帧和P帧

SPS与PPS(一组帧之前会收到,必须要收到)
- SPS: sequence Parameter Set, 序列参数集,存放帧数,参考帧数目,解码图像尺寸,帧场编码模式选择标识
- PPS: picture Paramter Set, 图像参数级,存放熵编码模式选择标识,片组数目,初始量化参数和去方块滤波系数调整标识
视频花屏/卡顿原因
- 如果GOP分组中P帧丢失会照成解码端的图像发生错误
- 为了避免花屏的问题,一般如果发现P帧或者I帧丢失,就不显示GOP里面所有帧,直到下一个I帧来之后重新刷新图像
视频有哪些视频编解码器
- X264/X265(压缩比更高,直播系统不建议用)
- openH264: SVC支持,性能低于X264可以一帧数据进行分层分发
- VP8/VP9
H264编码的基本概念学习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fandx/p/12147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