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们经常教我们三思而后行,让我们避免做事情太过鲁莽, 比如头脑一热就干嘛干嘛,比如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显得自己不知道轻重,比如不买票就一个地方,站着特别累,事情并没有做好, 纠结反复衡量得失利弊,得大于失就可以做,这是一种情况;
我大事小事都纠结,自以为然地总想找到最优解.因此错过了青年期某一段时光.对于很多事情只是停留于想的阶段,就跟<<为学>>里面的那个我欲去南海一样,纠结准备,反复思考,比如前段时间想去东湖钓鱼,怕钓不到,怕被抓,怕路程远,怕麻烦,怕得不偿失(另外一边钓鱼是不让拿走的,拿走的,而且很晚才允许),但又不会直接放弃说自己不去了,就这样反反复复纠结了几个星期,也感觉这辈子活的真没有意思;后面去了,那天也没有任何人过来管理,而且后面也发现很多钓鱼的人,抓鳖射鱼的都有,只是自己一如既往地没有钓到什么鱼而已,只是看着别人钓到特别多的鱼羡慕;
在用哪个笔记上面也纠结过,隐私安全,使用是否方便,今年的费用以及会不会垄断涨价啊,迁移导出麻烦怎么办啊,未知的猜测的因素涨价的因素,我每个都长长短短的用过,etc反正就是不痛快,为知搭建一个私服挺好的,但又害怕影响自己服务器性能,又要把现在的做个备份,到以后做别的实验不方便,耗费服务器那么多性能做这个太亏了,多几个人当然好些,但又特别麻烦,万一自己哪天不想搭建了;实际上恢复不是挺方便的,不过到那个时候一切又回到了起点;
想多了得不到明确的结果我就拖延,一拖再拖就不想做了,思考没有让自己得到答案,而是得到了更多的问题,当因为解决一个问题冒出更多的问题的时候我就有沉不住气,走神分心或者干脆撂挑子不管这个事情,但这个事情存储硬盘上面,还会被加载到内存里面给脑子思考
有时候这种方法适合学习知识点,让你全面深入的了解一个知识点,刨根问底,搞清楚问题的整个流程,会让你在课堂上问比别人更多的问题,反复对比得到性能相对最好
害怕承担责任,害怕失误,一旦做出了选择,就会失去另外一个,并且要承担选择错误的风险;
一旦有新的开始机会就被放过
吃饭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maanshancss/p/12158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