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交易可分为场外交易和场内交易两类。
在基金募集期购买的行为称为基金认购,当基金募集期结束后,如果募集规模达到基金公告预期,则基金成立,进入3个月的封闭期。封闭期结束后进入基金的存续期,此时可对基金进行申购赎回。
认购期和申购期的区别之一在于利息计算方式,认购期买入资金需要算利息,募集完毕后将利息折算为基金份额计入基金账户,而申购期买入资金不计算利息。
对于场内ETF,上交所会存在两类代码,交易代码和申赎代码,分别适用于ETF买卖业务和申赎业务,而深交所的交易代码和申赎代码是一样的,不用区分。
以博时上证资源ETF为例子:
下面简单介绍场内、场外交易流程。
普通开放式基金是在场外交易的,每天只有一个净值作为申赎价格基准。
封基、LOF、ETF均为场内交易,交易价格实时变化。
封闭式基金在发行结束后,就封闭运作,基金总额固定不变,在存续期间,投资者不能进行申赎,但可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买卖。
在场外开放式基金基础上,增加场内交易功能,形成LOF基金,它既有开放式基金申购赎回、份额可变的特点,又具备场内实时交易的特点。
ETF基金是被动型指数跟踪基金,除了具备LOF基金功能之外,它的申赎机制采用实物兑换,也就是用一篮子股票兑换基金份额,而不是用现金兑换基金份额。
基金单位净值指的是资金资产价格,是由基金投资组合中的股票债券价格以及权重所决定。交易所每15秒提供一次ETF的基金净值报价(IOPV)作为ETF在一级市场的申赎价格。
在可交易基金在二级市场上存在交易价格,它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这两类价格不是时刻相等的,当它们不相等时,就出现折价或溢价情况。
溢(折)价率 = (交易价格 - 基金单位净值) / 基金单位净值.
封闭式基金在发行数量固定,存续期较长,一般为5~15年,它只能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买卖,无法申赎,交易价格经常出现折价。
场内ETF同时具备二级市场交易和一级市场申赎机制,当ETF二级市场交易价格与一级市场申赎价格出现差异,按照同一只ETF,在两个市场的价格应该是一样的大前提,根据此时产生套利机会。
套利的本质还是低买高卖,只不过是在一个市场低买,在另一个市场高卖。总体思路如下:
交易价格 > 申赎价格
在二级市场卖出ETF份额和在一级市场申购ETF份额操作进行套利。在不考虑交易费用前提下,投资者在股票市场购入股票的成本应该等于ETF基金净值,由于处于溢价交易,投资者可以获取其中的差价。
交易价格 < 申赎价格
可执行买入ETF份额和赎回ETF份额操作进行套利。
上述套利机制的存在,使得ETF避免了封闭式基金存在的折价问题。上述方案表明套利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实务中,ETF套利是否可盈利,还要看上述价差是否大于交易成本。套利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两类:
当日申购的ETF份额,当日不能赎回,但可卖出。
当日买入的基金份额,当日不能卖出,但能赎回。
上述两点,为投资者提供了跨市场T+0操作的可能性。
参考资料:
ETF基金套利策略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cherishui/p/12204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