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装和配置
解压缩:
tar -zxvf elasticsearch-6.2.4.tar.gz
我们把目录重命名:
mv elasticsearch-6.3.0/ elasticsearch
我们进入config目录:cd config
修改配置文件:
1. jvm.options
Elasticsearch基于Lucene的,而Lucene底层是java实现,因此我们需要配置jvm参数。
编辑jvm.options:
vim jvm.options
默认配置如下:
-Xms1g
-Xmx1g
内存占用太多了,我们调小一些:
-Xms512m
-Xmx512m
2. elasticsearch.yml
vim elasticsearch.yml
• 修改数据和日志目录:
path.data: /home/leyou/elasticsearch/data # 数据目录位置
path.logs: /home/leyou/elasticsearch/logs # 日志目录位置
我们把data和logs目录修改指向了elasticsearch的安装目录。但是这两个目录并不存在,因此我们需要创建出来。
进入elasticsearch的根目录,然后创建:
mkdir data mkdir logs
• 修改绑定的ip:
network.host: 0.0.0.0 # 绑定到0.0.0.0,允许任何ip来访问
默认只允许本机访问,修改为0.0.0.0后则可以远程访问
目前我们是做的单机安装,如果要做集群,只需要在这个配置文件中添加其它节点信息即可。
elasticsearch.yml的其它可配置信息:
属性名 说明
cluster.name 配置elasticsearch的集群名称,默认是elasticsearch。建议修改成一个有意义的名称。
node.name 节点名,es会默认随机指定一个名字,建议指定一个有意义的名称,方便管理
path.conf 设置配置文件的存储路径,tar或zip包安装默认在es根目录下的config文件夹,rpm安装默认在/etc/ elasticsearch
path.data 设置索引数据的存储路径,默认是es根目录下的data文件夹,可以设置多个存储路径,用逗号隔开
path.logs 设置日志文件的存储路径,默认是es根目录下的logs文件夹
path.plugins 设置插件的存放路径,默认是es根目录下的plugins文件夹
bootstrap.memory_lock 设置为true可以锁住ES使用的内存,避免内存进行swap
network.host 设置bind_host和publish_host,设置为0.0.0.0允许外网访问
http.port 设置对外服务的http端口,默认为9200。
transport.tcp.port 集群结点之间通信端口
discovery.zen.ping.timeout 设置ES自动发现节点连接超时的时间,默认为3秒,如果网络延迟高可设置大些
discovery.zen.minimum_master_nodes 主结点数量的最少值 ,此值的公式为:(master_eligible_nodes / 2) + 1 ,比如:有3个符合要求的主结点,那么这里要设置为2
二、启动
出于安全考虑,elasticsearch默认不允许以root账号运行。
创建用户:
useradd es
设置密码:
passwd es
切换用户:
su - es
进入elasticsearch/bin目录
cd /home/es/app/elasticsearch/bin
./elasticsearch
9300:集群节点间通讯接口
9200:客户端访问接口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mufeng07/p/12205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