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GIL:
说到GIL一直是代码专家们一直以来想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被许多程序员诟病的,下面带领大家看下官方threading模块document中如何去描述对于GIL这个全局解释器锁的:https://docs.python.org/3/library/threading.html
全局解释器锁
所使用的机制的CPython解释器来确保只有一个线程执行的Python 字节码在一个时间。通过使对象模型(包括关键的内置类型,例如dict
)隐式安全地防止并发访问,从而简化了CPython的实现。锁定整个解释器可以使解释器更容易进行多线程处理,但会牺牲多处理器机器提供的许多并行性。
但是,某些扩展模块(标准的或第三方的)被设计为在执行诸如压缩或散列之类的计算密集型任务时释放GIL。另外,在执行I / O时,始终释放GIL。
过去创建“自由线程”解释器(一种以更精细的粒度锁定共享数据的解释器)的努力并未成功,因为在常见的单处理器情况下性能会受到影响。相信克服该性能问题将使实施更加复杂,因此维护成本更高。
在这里专门对全局解释器锁的概念引入时说了这么一段话,第一指明了GIL造成了python解释器一次只有一个线程可以获取解释器锁,也就是解释器本身是自带锁的,谁先拿到谁就可以抢占到cpu的资源,
从而导致了python无论一个线程怎么去跑,都只能最多跑满一个cpu核心,就造成了多核cpu资源的无法利用的带来的资源浪费,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python一无是处呢,答案肯定No!,虽然GIL对于cpu密集的支持
不是那么的友好,但是,对于IO密集的支持恰恰是其他语言所无法比拟的,就拿asyncio这这个协程库来讲:https://docs.python.org/3/library/asyncio.html
1.第一部分认识多线程创建以及调用,上一节我讲解了源码关于多线程实现方式有两种:第一种通过Thread类传入可调用target对象,第二种继承Thread类并重写run方法:
下面就以target进行举例:
可以看到线程的资源抢占效果;证明GIL锁的的确真实存在的;
先在我们如果更换t.join()到t1.start()的后面会发现,线程每次不管怎么运行都是先执行完threading1线程,再去执行threading2线程,而这完全得益于joIn()函数:
我们来看源码是怎么解释join()的:
等待直到线程终止。这将阻塞调用线程,直到join()
被调用方法的线程终止(正常或通过未处理的异常终止),或者直到发生可选的超时。
讲完join():
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有趣的参数daemon->守护线程:
先看源码:
daemon用‘来指示线程是否是守护线程,必须在线程start()方法调用之前设置,否则会引发RunTimeError,当不存在活动的非守护线程时将退出python程序
演示daemon:
正常默认daemon为False:
可以看到主线程运行结束后退出后子线程继续运行并输出了内容,
但是加入现在有个需求要求我们实现主线程退出后必须kill掉子线程那么,如何实现这个需求,这就用到了daemon,我们只需要设置为True:
主线程运行结束后并没有等待子线程
运行完毕就kill掉了子线程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SunshineKimi/p/12310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