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决策树

时间:2020-02-15 20:02:20      阅读:84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理解决策树

        决策树是随机森林的基本构成要素,而且是一种直观的模型。我们可以将决策树视为一系列关于数据的是/否问题,从而最终得出一个预测类别(或回归情况下的连续值)。 这是一个可解释的模型,因为它非常像我们人类进行分类的过程:在我们做出决定之前(在理想世界中),我们会对可用数据进行一系列的询问。

     决策树的技术细节在于如何形成关于数据的问题。在CART算法中,通过确定问题(称为节点的分裂)来构建决策树,这些问题在得到应答时会导致基尼不纯度(Gini Impurity)的最大减少。这意味着决策树试图形成包含来自单个类的高比例样本(数据点)的节点,这个过程通过在能将数据干净地划分为不同类的特征中找到适当的值来实现。

     可视化决策树

技术分享图片

 

简单的决策树

除叶子节点(彩色终端节点)外,所有节点都有5个部分:

  • 基于某个特征的一个值对数据进行的提问,每个提问都有一个真或假的答案可以分裂节点。根据答案,数据点相应地向下移动。
  • gini:节点的Gini不纯度。当我们沿着树向下移动时,平均加权基尼不纯度会减少。
  • samples:节点中的观测数据数量。
  • value:每个类中的样本数。例如,根节点中有2个样本属于类0,有4个样本属于类1。
  • class:该节点中大多数点的分类。在叶节点中,即是对节点中所有样本的预测。

叶节点中不再提问,因为这里已经产生了最终的预测。要对某个新数据点进行分类,只需沿着树向下移动,使用新点的特征来回答问题,直到到达某个叶节点,该叶节点对应的分类就是最终的预测。

 

决策树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xpb0329/p/12313291.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