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ref:Hypertext Reference的缩写,超文本引用,它指向一些网络资源,建立和当前元素或者说是本文档的链接关系。在加载它的时候,不会停止对当前文档的处理(由于浏览器需要样式规则去画或者渲染页面,渲染过程可能会被被暂停),浏览器会继续往下走。常用在a、link等标签。
1
2
3
|
< a href="http://www.baidu.com"></ a > < link type="text/css" rel="stylesheet" href="common.css"> |
如上面所显示的那样,当浏览器加载到link标签时,会识别这是CSS文档,并行下载该CSS文档,但并不会停止对当前页面后续内容的加载。这也是不建议使用@import加载CSS的原因。
2.src:source的所写,表示的是对资源的引用,它指向的内容会嵌入到当前标签所在的位置。由于src的内容是页面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浏览器在解析src时会停下来对后续文档的处理,直到src的内容加载完毕。常用在script、img、iframe标签中,我们建议js文件放在HTML文档的最后面。如果js文件放在了head标签中,可以使用window.onload实现js的最后加载。
1
2
3
4
5
6
7
|
< img src="img/girl.jpg"> < frame src="top.html"> < iframe src="top.html"> < script src="show.js"> |
3.url : 统一资源定位符是对可以从互联网上得到的资源的位置和访问方法的一种简洁的表示,是互联网上标准资源的地址。互联网上的每个文件都有一个唯一的URL,它包含的信息指出文件的位置以及浏览器应该怎么处理它。
总结:href用于建立当前页面与引用资源之间的关系(链接),而src则会替换当前标签。遇到href,页面会并行加载后续内容;而src则不同,浏览器需要加载完毕src的内容才会继续往下走。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liu-mei/p/12340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