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H3C接口管理配置

时间:2020-02-25 11:18:54      阅读:68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一、接口批量配置

当多个接口需要配置某功能(比如shutdown)时,需要逐个进入接口视图,在每个接口执行一遍命令,比较繁琐。此时,可以使用接口批量配置功能,对接口进行批量配置,节省配置工作量。

1、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 view

2、进入接口批量配置视图

(1)interface range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to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 &<1-24>

(2)interface range name name [ interface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to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 &<1-24> ]

二者选其一

3、显示通过interface range name命令创建的批量接口的信息

display interface range [ name name ]

二、以太网接口配置

1、以太网接口编号规则

当设备工作在独立运行模式时,以太网接口采用3维编号方式:interface-type A/B/C。

  • A:单板在设备上的槽位号。
  • B:单板上的子卡号。暂不支持子卡,取值固定为0。
  • C:端口编号。

当设备工作在IRF模式时,以太网接口采用4维编号方式:interface-type A/B/C/D。

  • A:设备在IRF中的成员编号,取值为1 或2。
  • B:单板在设备上的槽位号。
  • C:单板上的子卡号。暂不支持子卡,取值固定为0。
  • D:端口编号。

2、Combo接口配置

Combo接口是一个逻辑接口,一个Combo接口在物理上对应设备面板上一个电口和一个光口。电口与其对应的光口共用一个转发接口和接口视图,所以,两者不能同时工作。当激活其中的一个接口时,另一个接口就自动处于禁用状态。

(1)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进入以太网接口视图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3)激活Combo接口中的电口或者光口

combo enable { copper | fiber }

缺省情况下,光口处于激活状态

3、以太网接口基本配置

(1)设置当前接口的描述信息

description text

(2)设置以太网接口的双工模式

duplex { auto | full | half }

(3)设置以太网接口的速率

speed { 10 | 100 | 1000 | 10000 | 40000 | 100000 | auto }

(4)配置接口的期望带宽

bandwidth bandwidth-value

(5)恢复接口的缺省配置

default

(6)打开以太网接口

undo shutdown

三、特殊接口配置

1、loopback接口

LoopBack接口是一种虚拟接口。LoopBack接口创建后,除非手工关闭该接口,否则其物理层永远处于up状态,经常用于远程管理地址

(1)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创建LoopBack接口并进入LoopBack接口视图

interface loopback interface-number

(3)配置接口描述信息

description text

(4)配置接口的期望带宽

bandwidth bandwidth-value

(5)恢复接口的缺省配置

default

(6)开启LoopBack接口

undo shutdown

2、NULL接口

NULL接口是一种虚拟接口。它永远处于up状态,但不能转发报文,也不能配置IP地址和链路层协议。Null接口为设备提供了一种过滤报文的简单方法——将不需要的网络流量发送到NULL接口,从而免去配置ACL的复杂工作。

(1)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进入NULL接口视图

interface null 0

(3)配置接口描述信息

description text

(4)恢复接口的缺省配置

default

H3C接口管理配置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xiaoyao881102/p/12360083.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