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多个线程在处理同一个资源,但是处理的动作(线程的任务)却不相同。
多个线程间的一种协作机制。
一个线程进行了规定操作后,就进入等待状态(wait()),等待其他线程执行完他们的指定代码过后再将其唤醒(notify());
在有多个线程进行等待时,如果需要,可以使用 notifyAll()来唤醒所有的等待线程。
wait/notify 就是线程间的一种协作机制。
等待唤醒机制就是用于解决线程间通信的问题的,使用到的3个方法的含义如下:
wait:线程不再活动,不再参与调度,进入 wait set 中,因此不会浪费 CPU 资源,也不会去竞争锁,这时的线程状态即是 WAITING。它还要等着别的线程执行一个特别的动作,也即是“通知(notify)”在这个对象上等待的线程从wait set 中释放出来,重新进入到调度队列(ready queue)中。
notify:选取所通知对象的 wait set 中的一个线程释放;例如,餐馆有空位置后,等候就餐最久的顾客最先入座。
notifyAll:释放所通知对象的 wait set 上的全部线程。
注意: 哪怕只通知了一个等待的线程,被通知线程也不能立即恢复执行,因为它当初中断的地方是在同步块内,而此刻它已经不持有锁,所以它需要再次尝试去获取锁(很可能面临其它线程的竞争),成功后才能在当初调用 wait 方法之后的地方恢复执行。
如果能获取锁,线程就从 WAITING 状态变成 RUNNABLE 状态;
否则,从 wait set 出来,又进入 entry set,线程就从 WAITING 状态又变成 BLOCKED 状态。
调用wait和notify方法需要注意的细节:
wait方法与notify方法必须要由同一个锁对象调用。因为:对应的锁对象可以通过notify唤醒使用同一个锁对象调用的wait方法后的线程。
wait方法与notify方法是属于Object类的方法的。因为:锁对象可以是任意对象,而任意对象的所属类都是继 承了Object类的。
wait方法与notify方法必须要在同步代码块或者是同步函数中使用。因为:必须要通过锁对象调用这2个方 法。
线程池:一个容纳多个线程的容器,其中的线程可以反复使用,省去了频繁创建线程对象的操作,无需反复创建线程而消耗过多资源。
合理利用线程池能够带来三个好处:
降低资源消耗。减少了创建和销毁线程的次数,每个工作线程都可以被重复利用,可执行多个任务。
提高响应速度。当任务到达时,任务可以不需要等到线程创建就能立即执行。
提高线程的可管理性。可以根据系统的承受能力,调整线程池中工作线线程的数目,防止因为消耗过多的内存,而把服务器累趴下(每个线程需要大约1MB内存,线程开的越多,消耗的内存也就越大,最后死机)。
线程池的使用
Java里面线程池的顶级接口是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但是严格意义上讲Executor 并不是一个线程池,而只是一个执行线程的工具。真正的线程池接口是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ervice 。
要配置一个线程池是比较复杂的,尤其是对于线程池的原理不是很清楚的情况下,很有可能配置的线程池不是较优的,因此在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线程工厂类里面提供了一些静态工厂,生成一些常用的线程池。官 方建议使用Executors工程类来创建线程池对象。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FixedThreadPool(int nThreads) :返回线程池对象。(创建的是有界线 程池,也就是池中的线程个数可以指定最大数量)
public Future<?> submit(Runnable task):获取线程池中的某一个线程对象,并执行。
Future接口:用来记录线程任务执行完毕后产生的结果。线程池创建与使用。
使用线程池中线程对象的步骤:
创建线程池对象。
创建Runnable接口子类对象。(task)
提交Runnable接口子类对象。(take task)
关闭线程池(一般不做)。
Runnable实现类代码:
public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线程池测试类:
public class ThreadPool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线程池对象
ExecutorService service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2);//包含2个线程对象
// 创建Runnable实例对象
MyRunnable r = new MyRunnable();
//自己创建线程对象的方式
// Thread t = new Thread(r);
// t.start(); ‐‐‐> 调用MyRunnable中的run()
// 从线程池中获取线程对象,然后调用MyRunnable中的run()
service.submit(r);
// 再获取个线程对象,调用MyRunnable中的run()
service.submit(r);
service.submit(r);
// 注意:submit方法调用结束后,程序并不终止,是因为线程池控制了线程的关闭。
// 将使用完的线程又归还到了线程池中
// 关闭线程池
//service.shutdown();
}
}
面向对象的思想:
做一件事情,找一个能解决这个事情的对象,调用对象的方法,完成事情。
函数式编程思想:
只要能获取到结果,谁去做的,怎么做的都不重要,重视的是结果,不重视过程。
Lambda省去面向对象的条条框框,格式由3个部分组成:
一些参数
一个箭头
一段代码
(参数类型 参数名称) ‐> { 代码语句 }
格式说明:
小括号内的语法与传统方法参数列表一致:无参数则留空;多个参数则用逗号分隔。
-> 是新引入的语法格式,代表指向动作。
大括号内的语法与传统方法体要求基本一致。
在Lambda标准格式的基础上,使用省略写法的规则为:
小括号内参数的类型可以省略;
如果小括号内有且仅有一个参,则小括号可以省略;
如果大括号内有且仅有一个语句,则无论是否有返回值,都可以省略大括号、return关键字及语句分号。
Lambda的语法非常简洁,完全没有面向对象复杂的束缚。但是使用时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使用Lambda必须具有接口,且要求接口中有且仅有一个抽象方法。 无论是JDK内置的Runnable 、Comparator 接口还是自定义的接口,只有当接口中的抽象方法存在且唯一 时,才可以使用Lambda。
使用Lambda必须具有上下文推断。 也就是方法的参数或局部变量类型必须为Lambda对应的接口类型,才能使用Lambda作为该接口的实例。
备注:有且仅有一个抽象方法的接口,称为“函数式接口”。
java.io.File
类是文件和目录路径名的抽象表示,主要用于文件和目录的创建、查找和删除等操作。
public File(String pathname)
:通过将给定的路径名字符串转换为抽象路径名来创建新的 File实例。 public File(String parent, String child)
:从父路径名字符串和子路径名字符串创建新的 File实例。 public File(File parent, String child)
:从父抽象路径名和子路径名字符串创建新的 File实例。
一个File对象代表硬盘中实际存在的一个文件或者目录。
无论该路径下是否存在文件或者目录,都不影响File对象的创建。
public String getAbsolutePath()
:返回此File的绝对路径名字符串。 public String getPath()
:将此File转换为路径名字符串。 public String getName()
:返回由此File表示的文件或目录的名称。 public long length()
:返回由此File表示的文件的长度。
API中说明:length(),表示文件的长度。但是File对象表示目录,则返回值未指定。
绝对路径:从盘符开始的路径,这是一个完整的路径。
相对路径:相对于项目目录的路径,这是一个便捷的路径,开发中经常使用。
public boolean exists()
:此File表示的文件或目录是否实际存在。 public boolean isDirectory()
:此File表示的是否为目录。 public boolean isFile()
:此File表示的是否为文件。
public boolean createNewFile()
:当且仅当具有该名称的文件尚不存在时,创建一个新的空文件。 public boolean delete()
:删除由此File表示的文件或目录。 public boolean mkdir()
:创建由此File表示的目录。 public boolean mkdirs()
:创建由此File表示的目录,包括任何必需但不存在的父目录。
API中说明:delete方法,如果此File表示目录,则目录必须为空才能删除。
public String[] list()
:返回一个String数组,表示该File目录中的所有子文件或目录。 public File[] listFiles()
:返回一个File数组,表示该File目录中的所有的子文件或目录。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winterriver/p/12392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