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学习笔记】接口自动化脚本的结构

时间:2020-03-03 18:02:19      阅读:101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总结大致思想就是:数据代码分离、修改的话减少代码量的修改,尽量使用配置文件

一、结构-文件夹有
conf:配置文件
test_result:log日志、html报告、截图image
test_data:测试用例excel文件
test_case: 用代码写的测试用例,test_case1、test_case2
common公共代码:操作excel、操作数据库、http请求、操作日志、发送邮件、读取配置文件
run模块放在最外面
在面对一些业务上可以在加一个API文件夹存放公共业务接口的模块
技术分享图片

二、路径的解决
这里注意的一个地方是文件路径,如果在代码里用绝对路径,不利于代码复用,如果用相对路径,在别的文件里运行可能会有坑。这里建议使用配置文件。
在conf文件夹里定义一个project_path.conf的文件,里面存放当前项目的文件夹路径。这样别人拿到你的代码,只用在这里修改他本地项目的路径这个配置,就能运行起来了。

然后写一个project_path.py的文件,这个模块里实现的步骤是:os.path.realpath(file)获取当前文件的绝对路径-->再用os.path.split()方法分割上一步的路径获取conf文件夹路径-->再用os.path.join()方法拼接获取path.conf配置文件的路径-->导入common文件夹里的ReadConf.py模块来读取到配置文件的工程路径。。这样就完成一半啦,接下来就是可以对这个项目所有用到的文件路径都能进行拼接
技术分享图片

【学习笔记】接口自动化脚本的结构

原文:https://blog.51cto.com/11926720/2475217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