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负载均衡

时间:2020-04-03 15:24:53      阅读:65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弹性负载均衡(Elastic Load Balancing )是一个用来做网络负载均衡的网络组件,主要是通过4层(网络层)的开源组件LVS和7层(应用层)的开源组件NGINX实现。通过将访问流量自动分发到多台弹性云主机,扩展应用系统对外的服务能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应用程序容错性能

负载均衡服务主要由3个基本概念组成:

1.  LoadBalancer代表一个SLB实例,SLB(Server Load Balancer)服务通过设置虚拟服务地址(IP),将位于同一地域(Region)的多台云服务器(ECS)资源虚拟成一个高性能、高可用的应用服务池;再根据应用指定的方式,将来自客户端的网络请求分发到云服务器池中。

2.  Listener代表用户定制的负载均衡策略和转发规则

3.  Instance是后端的服务实例(VM或应用容器)。

来自外部的访问请求,通过负载均衡器,并根据相关的策略和转发规则分发到后端instance进行处理。

所谓四层负载均衡,也就是主要通过报文中的目标地址和端口,再加上负载均衡设备设置的服务器选择方式,决定最终选择的内部服务器。以常见的TCP为例,负载均衡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个来自客户端的SYN 请求时,即通过上述方式选择一个最佳的服务器,并对报文中目标IP地址进行修改(改为后端服务器IP),直接转发给该服务器。TCP的连接建立,即三次握手是客户端和服务器直接建立的,负载均衡设备只是起到一个类似路由器的转发动作。在某些部署情况下,为保证服务器回包可以正确返回给负载均衡设备,在转发报文的同时可能还会对报文原来的源地址进行修改。

所谓七层负载均衡,也称为“内容交换”,也就是主要通过报文中的真正有意义的应用层内容,再加上负载均衡设备设置的服务器选择方式,决定最终选择的内部服务器。以常见的TCP为例,负载均衡设备如果要根据真正的应用层内容再选择服务器,只能先代理最终的服务器和客户端建立连接(三次握手)后,才可能接受到客户端发送的真正应用层内容的报文,然后再根据该报文中的特定字段,再加上负载均衡设备设置的服务器选择方式,决定最终选择的内部服务器。负载均衡设备在这种情况下,更类似于一个代理服务器。负载均衡和前端的客户端以及后端的服务器会分别建立TCP连接。所以从这个技术原理上来看,七层负载均衡明显的对负载均衡设备的要求更高,处理七层的能力也必然会低于四层模式的部署方式。

 

负载均衡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tommaoxiaoqi/p/12625549.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