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凉薯是蔓性草本植物,用种子繁殖。种子扁平略呈方形,成熟的种子为棕褐色,种皮坚硬,水和空气不易透入,故发芽较慢。茎蔓性,长达1.7 ~ 2m ,坚韧,呈右旋性,茎下部的节间短,上部长,被褐色毛茸。叶为复叶,小叶3片,略呈扁纺锤形,浓绿色。从蔓的基部第5 ~ 10节开始,每个叶腋发生1个总状花序,着生10朵淡蓝色的蝶形花。在同一蔓上,下部的花序先开花,在同一花序中,基部的花先开放,故花期很长。荚果长约12cm ,宽约1.5cm ,荚果未成熟时为绿色,以后逐渐转变为黑褐色。每一荚果有种子10粒左右。当植株生长到一定的发育阶段后,主根内即积累固化养分,逐渐膨大为一个纺锤形或扁圆形的肉质根。如果植株主根被损伤,同化养分就累积到较大的侧根中去,往往形成几个较小的肉质根。发育良好的肉质根肥短,每个重约0.5kg左右,大的可达1.5 ~ 2kg。肉质根外表淡黄,皮薄而坚韧,易剥。肉白脆甜宜生食。
生长习性
凉薯性喜高温,种子发芽时需比一般豆科作物发芽需要的温度高。植株在进行旺盛的光合作用和累积同化养化时需要充足的光照,尤其在形成肉质根的期间,只有光照充足,才能丰产。凉薯对土壤的要求,以具有中等肥力,砂质壤土为好。如在粘性土壤中栽培,则块根的发育不良,外皮粗糙,纤维也多。而在砂质壤土中,结成的块根大,肉质多,品质嫩。若土壤过于肥沃,常引起蔓叶徒长,肉质根反而长不大。
分布范围
凉薯原产于亚洲热带,在我国西南各省及湖南、广东、台湾、福建等地区为主要根菜之一 ,裁培很广,其中贵州省的凉薯最为著名。近年来全国各地均有裁培,已成为一种夏季市场的不可缺少的蔬果。
栽培技术
播期选择
凉薯喜高温,但芽苗怕冻,若未选择最佳播种期会造成烂种死苗,一般要求平均气温达 12℃以上抢晴播种。
整地直播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栽培。种植前 1 个月施足有机肥,667m2施鸡粪1500~2000kg 或 菜 籽 饼 肥 250~300kg 以 及 复 合 肥50kg。用旋耕机或犁耙翻耕 2 次,使基肥较快腐熟,达到土壤细碎土肥均匀,经 20 多天后开始做 1.2m 宽畦,畦面成梯形,畦沟宽 20cm 、沟深 15cm 左右。在雨过后或浇水后使土壤达到湿润状态再盖膜、压膜,以提高地温 。 播 种 采 用 直 播 法 , 每 畦 播 8 行 , 株 距15~16cm ,667m2 栽 8000~9000 株。为了提早上市可进行催芽,用温水浸种 ~6h,于 25~28℃催芽,每天用温水冲洗 1 遍以免烂种,待 50% 以上种子露白即可直播。为了提高播种工效又可控制规格,菜农一般用打穴器打穴进行播种,每穴放 1 粒种芽,再覆薄土。
苗期管理
如何使凉薯苗达到早、全、齐、壮,是实现凉薯高产丰收的关键。主要问题是控制好田间土壤湿度,过干易
受冻,过湿易烂种。同时做到查苗补蔸,确保实现一次全苗。当苗高 10cm 时轻施苗肥,一般结合苗期中耕除草进行,在凉薯株边开小条沟,667m2 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 15~20kg,施后覆土,结合培土保蔸促根促早发。凉薯生长全过程因其抗性强无需治虫防病。
立柱整枝
凉薯开始拉蔓时应立柱,柱高 1.2m 左右,柱材用小山竹或棉杆。当藤蔓长至 15~20cm 时每 1~2 株插 1
支小山竹或棉杆,搭成人字架,再用小尼龙丝绳把人字架连结成直线,以免今后大风吹倒。同时人为将主蔓右旋转绕在小山竹或棉杆上任其攀缘上架,并剪掉侧蔓。 [4]
中耕培土
凉薯在立柱前,应进行中耕除草,立柱后约在 6 月上旬可重施 1 次块根膨大肥,667m2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 25~30kg,雨后或灌溉时撒施于凉薯株间,同时拔除杂草后培土 1 次。 [4]
打顶抹芽
在凉薯生长过程中,要经过 2~3 次抹腋芽,同时必须打掉花芽,有利于减少养分消耗。当蔓长到 1.1~1.2m高时,就应对主蔓进行打顶,控制地上部生长,使营养集中供应地下块根生长,达到早熟高产。 [4]
抗旱排涝
认真做好后期水分管理,土壤发白时必须抗旱,否则影响块根膨大。早上或傍晚灌半沟水,严禁漫灌。如遇下大雨应及时排水,若出现田中渍水,易导致凉薯皮色成褐色或烂块根,影响商品产量、品质及效益。 [4]
适时采收
因凉薯属地膜覆盖栽培,一般早熟栽培凉薯都是有抢占市场的目的,因此,种后 4~5 个月即可先后采收,比常规露地栽培提前上市,获得高效益。根据市场行情,一般在凉薯单个重量达到 450~500g进行采收。如果市场行情差时,可晚些上市。在生产过程中,经过调查发现,做好苗期促长及中后期的调控是凉薯丰收高产的关键,凉薯栽培中施用有机肥,要根据茎块作物生长特点使用“前促、中控、后转”技术,诱导块茎微器官早形成,即前期促进植株营养生长,加强植株抵抗力,中期控制植株的徒长,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后期补充营养,使结淀粉重量增加,可明显提高薯块质量。严格按技术规程操作,作物都会增产 30% 以上。
主要品类
凉薯品种较多,形状各异,其品质以早熟品种为好。在经营中一般按成熟早晚分为早薯、中薯和晚薯三种类型:
早薯:根块(凉薯)肥大,扁圆形,纵径2.4寸,横径3寸,纵沟明显,皮薄,浅黄色,单个重1斤左右;肉质脆嫩,纯白色,纤维少,水分多,味清甜,品质好,宜生食,熟食亦可。一般在3月播种,7~9月收获上市。 [3]
中薯:根块(凉薯)较大,扁圆形,纵径5寸,横径5.5寸左右,纵沟4~6条,表皮较薄,淡黄色,肉白色,单个重2斤左右,品质中上等,生食或熟食均可。一般是3~4月播种,8~10月收获上市。 [3]
晚薯:根块(凉薯)卵圆形,纵径6寸,横径4寸左右,纵沟浅,表皮光滑,黄白色,单个重2斤左右;根块肉厚,白色,肉质较粗,味甜,水分较少,纤维较多,品质中等,生食、熟食均可。一般在4~6月播种,9~12月 收获上市。
营养价值
地瓜,又称为凉薯,是一款外形特别,但是非常清凉美味的食物。因为其亦蔬亦果的性质,既能当做一种蔬菜,也能看做一种水果,故许多人为其冠以果蔬的称号。其营养价值有:
清热解暑,健胃消食
因为含有丰富的水分和碳水化合物,食用地瓜可以清理体内积累的毒素,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而且地瓜本身口感香甜,多汁,适宜炎热的夏季食用,不仅能够降温解暑,还能够清肝去火降燥。地瓜一般被视作水果,去皮洗净后直接生吃,生地瓜肉质脆嫩,味甜,水分充足。作为蔬菜,可以讲地瓜切成丝,加入米醋、白糖、香油等凉拌,不仅酸甜香脆,而且生津开胃、清心止渴,具有促进食欲、帮助消化的功能。
去脂降压,保护血管
地瓜中含有一种黏液蛋白,不仅能够除去血液中的胆固醇,还能够帮助扩张毛细血管,降低血液粘度,增强血液循环,所以食用地瓜对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来说能起到很好的身体调节作用。此外,地瓜内因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类,它们生成的混合物,不仅能够保护人体血管,还能够恢复膜腔和血管的弹性,对疾病的预防、器官的萎缩和老化有一定效果。最重要的是地瓜几乎没有人体可以吸收的脂肪,反而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可以帮助人体分解多余脂肪,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减肥的效果。最后,地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作为一种超抗氧化的维生素溶解在地瓜的大量水分中,能够更好地让人体吸收,进而消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
补充营养,提高免疫
地瓜本身拥有大量的蛋白质、糖类、碳水化合物、水分等,还有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人体吸收这些必需的营养物质,能够降低因缺乏微量元素而诱发相关疾病的几率,所以适量的食用地瓜对身体还是非常有好处的。铜元素是人体必需元素之一,也是人体内合成各种蛋白的必要元素,若缺乏将会影响到人体的血液、中枢神经、免疫系统等功能,还会影响脑、肝、心脏的正常发育,而地瓜中含有一定量铜元素,夏秋季食用能够起到增强免疫的作用。
凉薯
烹饪
糖醋凉薯
糖醋凉薯
材料:凉薯300克,香菜少许
调料:香油、白糖、白醋各10克,盐、味精各3克
做法:1.将凉薯洗净,剥去皮,先切成大薄片,再改刀成小片,放盘内。2.将凉薯片加上盐拌匀,腌30分钟,滗出水。3.将香菜去根,洗净,切成短段,撒在凉薯上,加入白糖、味精、香油和白醋拌匀即可。 [6]
凉薯银耳糖水
调料:冰糠适量
做法:1.凉薯去皮洗净,先切厚片,再改成小块,备用。2.将银耳泡发洗净去除根部,切成块,备用。3.锅中倒入清水烧开。4.放入切好的银耳。5.倒入切好的凉薯。6.加盖,小火煮约15分钟。7.再加入冰糖煮至溶化。8.把煮好的糖水盛出即可。
酸辣凉薯丝
材料:净凉薯丝200克。
配料:酸红泡辣椒30克,猪肉50克。
调料:植物油25克,盐2.5克,味精少许,葱花少许。
做法:1.凉薯切成6~7厘米长、4毫米粗的丝。鲜肉、酸泡椒切相应的丝。2.炒锅置旺火上,放油烧至七成热,将肉丝入锅爆炒出油,放盐,再下酸椒、凉薯合炒几下,加少许味精再炒两下装盘,上面洒点葱花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