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打开过什么神奇的视频,B站也给我推荐奇奇怪怪的视频.主要是两个阿婆主的--一位女士炒股,所有视频用韭菜自称,其中几个视频是哭诉身边某某某比自己多赚了多少钱,自己重仓刚抛就涨停云云,另一位是发视频哭诉自己多年未见的同学又怎么怎么发达了??
然后我反思了下自己,貌似也有类似的毛病,比较这个动作几乎是下意识的了.自诩佛系的我自己给自己蹭了一鼻子的灰,郁闷之余,回想了下自己初中,庆幸地发掘当时好像并无这种想法.
倘若要归咎外在因素,那批判的起点,同时也是终点,一定是教育、文化.
为何艳羡他人?因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比较概念化--房、车、包、票、女人.对方有了我没有,而且我按理有--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这种内心慷慨难免会导向一种内卷自觉性.
内卷(involution)原本是一位学者研究印尼农业生态所造的词语,其描述的现象用经济学的黑话来说,叫投入不断增多但边际效益不断减少.
说到这里,是否还是对内卷不明其意?没关系,说一个典型的例子你一定就能理解了:高考.高考是我们从小以来努力的一个目标.我们有理由说高考是一个从事努力磨练自己意志力定力学习能力活动的由头,但我们内心可能早就默认高考的产出更多只和考生家庭的投入有关.由此便不可否认获得优秀的高考成绩也是一个掠夺资源的过程: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永远是供不应求的.那为何要挤破头皮去竞争呢?因为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也是有限的.
大学以前,我们学习的可能并不是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从奖励机制是通过分数进行奖励可以看出),而是挤兑掉他人的能力.多考一分干掉三千人--就是对内卷最好的诠释,这句话一定不是学生自己发明的.当然啦,要说内卷可能用我们邻国韩国可能更好,不过这样的话多少有以邻为壑之嫌??
话又说回来,为什么B站会给我推送这些信息呢?大概是我总看的东西和这些意旨上有拟合的地方吧.可能再下去要给我"22岁,我被确诊焦虑症"(我随口拟的)这些视频了吧??所以说到头呐...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tsuipo/p/12797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