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HashMap的工作原理以及代码实现,为什么要转换成红黑树?

时间:2020-05-17 14:51:38      阅读:60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原理参考:https://blog.csdn.net/striveb/article/details/84657326

总结:

技术分享图片

为什么当桶中键值对数量大于8才转换成红黑树,数量小于6才转换成链表?

参考:https://blog.csdn.net/xingfei_work/article/details/79637878

HashMap在JDK1.8及以后的版本中引入了红黑树结构,若桶中链表元素个数大于等于8时,链表转换成树结构;若桶中链表元素个数小于等于6时,树结构还原成链表。因为红黑树的平均查找长度是log(n),长度为8的时候,平均查找长度为3,如果继续使用链表,平均查找长度为8/2=4,这才有转换为树的必要。链表长度如果是小于等于6,6/2=3,虽然速度也很快的,但是转化为树结构和生成树的时间并不会太短。

还有选择6和8,中间有个差值7可以有效防止链表和树频繁转换。假设一下,如果设计成链表个数超过8则链表转换成树结构,链表个数小于8则树结构转换成链表,如果一个HashMap不停的插入、删除元素,链表个数在8左右徘徊,就会频繁的发生树转链表、链表转树,效率会很低。

HashMap的工作原理以及代码实现,为什么要转换成红黑树?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lzh1043060917/p/12905207.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