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吞吐量是指应用程序所花费的时间和系统总运行时间的比值。我们可以按照这个公式来计算 GC 的吞吐量:系统总运行时间 = 应用程序耗时 +GC 耗时。如果系统运行了 100 分,GC 耗时 1 分钟,则系统吞吐量为 99%。GC 的吞吐量一般不能低于 95%。
指垃圾收集器正在运行时,应用程序的暂停时间。对于串行回收器而言,停顿时间可能会比较长;而使用并发回收器,由于垃圾收集器和应用程序交替运行,程序的停顿时间就会变短,但其效率很可能不如独占垃圾收集器,系统的吞吐量也很可能会降低
多久发生一次指垃圾回收呢?通常垃圾回收的频率越低越好,增大堆内存空间可以有效降低垃圾回收发生的频率,但同时也意味着堆积的回收对象越多,最终也会增加回收时的停顿时间。所以我们只要适当地增大堆内存空间,保证正常的垃圾回收频率即可。
通常情况下,由于新生代空间较小,Eden 区很快被填满,就会导致频繁 Minor GC,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增大新生代空间来降低 Minor GC 的频率。
但是可能有这样的以为,增加Eden区的大小,可以降低Minor GC的次数但是会增加每次Minor的时间
通常Minor的回收步骤是:T1回收Eden区垃圾对象 T2复制存活对象
例如:一个对象的存活时间500ms minorGC间隔为300ms 那么这个对象将被复制
如果增加了eden区大小 minorGC 间隔到500ms 那么这个对象在eden区就会被回收 而不会被复制
复制消耗时间远远大于扫描时间 所以可以适量增加eden区大小
由于堆内存空间不足或老年代对象太多,会触发 Full GC,频繁的 Full GC 会带来上下文切换,增加系统的性能开销。我们可以使用哪些方法来降低 Full GC 的频率呢?
1.减少创建大对象
在平常的业务场景中,我们习惯一次性从数据库中查询出一个大对象用于 web 端显示。例如,我之前碰到过一个一次性查询出 60 个字段的业务操作,这种大对象如果超过年轻代最大对象阈值,会被直接创建在老年代;即使被创建在了年轻代,由于年轻代的内存空间有限,通过 Minor GC 之后也会进入到老年代。这种大对象很容易产生较多的 Full GC。我们可以将这种大对象拆解出来,首次只查询一些比较重要的字段,如果还需要其它字段辅助查看,再通过第二次查询显示剩余的字段。
2.增大堆内存空间
在堆内存不足的情况下,增大堆内存空间,且设置初始化堆内存为最大堆内存,也可以降低 Full GC 的频率。
假设我们有这样一个需求,要求每次操作的响应时间必须在 500ms 以内。这个时候我们一般会选择响应速度较快的 GC 回收器,CMS(Concurrent Mark Sweep)回收器和 G1 回收器都是不错的选择。而当我们的需求对系统吞吐量有要求时,就可以选择 Parallel Scavenge 回收器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LQBlog/p/12911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