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软件工程团队项目感悟与反思

时间:2020-05-22 20:20:48      阅读:68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白志强:经历了十周的课程,让我对软件工程这个学科有了更深的了解,软件工程并不是简单的写代码,而是一种类似于艺术的学科,我们精心设计软件,就像一门艺术,写代码也有写代码的艺术,但是并不同于搞艺术的那种艺术,我们这个是要设计软件设计的巧妙,准确,更加人性化。当拿到一个项目,并不是一股脑一通乱写,而是先要分析项目的模式,设计结构,团队合作模式,开发方式。我们要以一个软件工程师的角度去看待项目,设计项目。

后来通过单人项目学到了个人要提高代码能力,通过双人项目学到了俩个人必须紧密合作,通过俩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通过团队项目,学到了,团队分工很重要,团队要有自己团队的风格,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所以每个人的负责地方不同,各尽其才,同时也通过几次作业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代码不熟练,算法不熟练,对业务分析不准确,这些毛病以后会一一改正,最后还是感谢老师对我的细心教导和栽培。

 

赵明泽:经历了十周的课程和一整轮完整的软件工程课,我深刻的体会了软件团队的重要性,简单地说,单纯的靠一个人蛮干是难以达到预期的,而且一个人很容易就会失去兴趣,今天干干这个,明天做做那个,如果一个人在团队中,就不一样了,与其他团队成员一起,可以互相鼓励对方学习,同时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团队是由一群人组织起来的一个共同体,一个团队要有优秀的人才,更需要有组织者和领导者,要有共同的强烈欲望和明确的目标,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在经历过这几次项目实例后,我发现我们学到的东西还是太少了,本以为学到的是皮毛,其实是皮毛中的皮毛了。

 

在进行团队项目时,我自己学习并入门了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从基本知识,到数据库服务的安装,再到如何建立数据库,调试数据库,后来应用Navicat数据库管理应用,简单地掌握了数据库的基本操作,简单来讲,数据库,就“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存放数据的仓库,是数据的集合,由简入繁,后来直到另一门课,web框架基础,才算是真正接触到了数据库,了解了数据库怎么使用,怎么将其与Java web相连,才能应用到项目中。总之,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通过这阶段的软件工程导论,让我认识到了很多不足,自己的代码储量不足,就去多打打代码,熟能生巧,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就多看看书。

刘天赐:通过长达十周的学习,让我对软件工程有了新的认知。软件工程就是把用户转化为软件需求,再通过软件需求进行软件设计,并设计的理念用代码表现出来,然后对代码进行测试,最后能够得到应用的过程就是软件工程。对此也了解了自己应该熟知深学的领域在哪里,让我对整个大学的学习又有了新的概念和框架。

通过这三次实验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对java语言的运用程度还不够,对测试领域接触不够深。
在此次学习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软件测试,了解了测试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测试才能尽可能的发心并排除软件中潜藏的错误,提高软件的质量。而且想写出好的测试代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他需要你对整个代码有深厚的理解,能够举一反三。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有很多收获,了解了软件开发整体流程和每一个环节的必要性,唯一遗憾的就是课时还是太少,不能把知识分析透彻,很多东西还没有接触就来应用了,时间少没办法把所有的东西都一一说清。希望理论的东西讲的快一些,能多带我们进行实践。

赵振佳:经过了一学期的课程,从对软件工程的初步认识,到现在对软件工程有了更深的了解。从只知道编码,到现在的分析,设计,测试,维护。通过上课的学习,完成的项目,让我对软件工程更加深刻的了解。

  软件工程过程主要包括开发过程、运作过程、维护过程。它们覆盖了需求、设计、实现、确认以及维护等活动。在做项目时,首先要研究可行性,确定是否可以胜任该任务。然后要进行需求分析,去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客户想要达到的目的,如何为客服提供更好的服务,解决客户的问题。在设计上,采用合适的方法,尽量找到最佳方案。在开发时,必须要规范化,各阶段都必须形成相应文档,编码必须依照通用可读性严格遵照编码规范。做出来的程序需要较强的可维护性,有错误可以及时修改。通过类图,UML活动图,层次图,用例图等可以让我们层次清晰,在逻辑上更好地完成项目。

钟一霄:在此次团队项目中,我所在的小组主要负责前端部分的代码,前端相对于后端的代码要简单很多,遇到的问题也比较少。在此过程中,遇到一个问题至今无法解决:NetBeans中所引入的外联式CSS文件有时不起效果(用其他软件运行时,CSS能正常显示,相同的代码用NetBeans运行后CSS无法正常显示;另一种情况是先前写好的CSS能正常显示,在修改CSS后无法正常显示修改后的效果,仍显示修改前的效果)。对于此问题曾尝试过修改外联路径、外联文件名,仍无法解决该问题。
在此次项目中,由于我对前后端连接不够熟悉,且缺乏与其他队员的沟通,使得界面优化未能在最终的展示中展现出来。此次失误也让我体会到了熟悉项目各部分代码的重要性,项目中各个部分的代码都能熟练运用,能减少对接中的失误;缺乏沟通是造成失误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因我缺乏沟通,一些问题在交接前端代码时才被发现,因而无法及时修复,这也让我体会到了沟通的重要性,在今后的项目中,我也会主动加强与其他队员的沟通。

王尔绂:软件工程没有“银弹”。我十分认同这一观点。从之前的结对编程,到目前的敏捷开发。所有的方法都有它的应用范围。比如结对编程对于结对双方的性格、关系等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两个人一见面就掐的那种,还是不结对效率来得高。而我们目前所采用的敏捷开发,对于任务的分解、分配,人员的协调,角色之间的关系,都有着很强的要求。而这对于一个团队来说,不见得是很容易达到的。比如PM和程序员之间,就是位置很纠结的一组关系。按理来说,PM负责协调工作、项目宏观方向、跟踪进度等等,但如果程序员相对比较强势,那么PM的工作往往难以进行。PM把握不了项目的基本走向,而程序员们毫无组织地松散开发着。除了PM和程序员外,测试、UI等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都可能成为整个项目的瓶颈。
  阅读材料里所说,“有人负责,才有质量”。经历过一轮团队项目的开发后,我非常认同这一观点。而且,我认为,这里的负责有两层含义:一、有一个特定的人负责处理这件事。二、这个人有能力处理好这件事。第一层相对是显而易见的,一个任务必须指派给某一个固定的人,否则,这个任务若是没人认领,自然很难期盼它被良好地完成。就像一棵无人搭理的树苗,虽然最后也能长起来,但是相比起被园林工人精心呵护的树苗来说,其形态样貌等都会有一些程度的差距。第二层则是经历过团队项目后,我所得出的一个理解。所谓负责,并不是说指派给某人,某人就能负责。这个人必须有能力负责才行。例如,你指派一个小学生去进行[完成高等数学习题]这样一个任务。虽然指定了特定的人去负责处理,但是,显而易见地是,被指派这根本没能力对这件事负责。即使他最终做出来,做的不好再打回去一遍遍改,仍然很难改好。这也就是有能力负责的意义所在。

史文昊:经过十周对软件工程的学习,我深切的明白了一个道理,实践才是学习的关键过程,很多东西看似明白但是真正做起来才能够发现自身的问题,自己在操作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程序的过程就是对自己的能力提升的过程。然后我发现一个团队如果配合不好是很难发挥每个人的全部实力,一个团队要想做到1+1大于2的效果,首先要有一个有指挥力和沟通力的领导者,这一点我们的队长白志强就做的非常好,非常令我敬佩,一直在带领着我们团队不断向前推进,起到了领军作用。大家的配合也非常密切,有问题就及时沟通,不畏惧问题,团结协作,不断进步,我很荣幸能够加入这个优秀的团队。v

 

软件工程团队项目感悟与反思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bai1314/p/12939413.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