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介绍了Java虚拟机的运行时数据区域,大致明白了Java虚拟机内存模型的概况,下面就基于实用优先的原则,以最常用的虚拟机HotSpot和最常用的内存区域Java堆为例,升入探讨一下HotSpot虚拟机在Java堆中对象分配、布局和访问的全过程。
Java是一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在Java程序的运行过程中每时每刻都有对象被创建出来,那么在虚拟机中,对象的创建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当Java虚拟机遇到一条字节码new指令时,首先检查这个指令的参数是否能定位到一个类的符号引用,然后检查这个类是否已经被加载、解析和初始化过。如果没有,那么先执行类型的加载过程。
在类加载检查通过后,接下来虚拟机将为新生对象分配内存。为对象分配空间的任务实际上便等同于把一块确定大小的内存块儿从Java堆中划分出来。
在解释Java堆是如何为对象分配空间的时候,先解释两个虚拟机常用的分配空间方式。
在对象创建的时候,除了如何划分可用空间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分配内存空间的时候如何保证线程安全。
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案:
在保证了线程安全的为对象分配了内存空间后,从虚拟机的视角来看,一个新的对象已经产生了。
但是从Java程序的视角看来,对象创建才刚刚开始,构造函数,也就是Class文件中的< init >方法还没有执行,new 指令之后会执行< init >方法,
按照程序员的意愿对对象进行初始化,这样一个真正可用的对象才算完全被构造出来。
在HotSpot虚拟机里,对象在堆内存中的存储布局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对象头(Header)、实例数据(Insetance Data) 和对齐填充(Padding)。
HotSpot虚拟机对象的对象头包括两类信息。
实例数据是对象真正存储的有效信息,即我们在程序代码里面所定义的各种类型的字段内容,无论是从父类继承下来的,还是在子类中定义的字段都必须记录起来。这部分的存储顺序会受到虚拟机分配策略参数(-XX:FieldsAllocationStyle参数)和字段在Java源码中定义顺序的影响。
由于HotSpot虚拟机的自动内存管理系统要求对象起始地址必须是8字节的整数倍,换句话说就是任何对象的大小都必须是8字节的整数倍。对象头部分已经被精心设计成正好是8字节的倍数(1倍或2倍),因此如果对象实例数据部分没哟对齐的话就需要通过对齐填充来补全。所以对齐填充为,并不是必然存在的一部分占位符。
对象创建完成后就可以使用了,对象的定位是根据栈中的引用数据,来确定对象在内存中的位置的。那么如何通过引用数据定位到堆中的对象位置呢?
主流的访问方式主要有使用句柄和直接指针两种:
使用句柄,在对象被移动(垃圾收集时)时只会改变句柄中的数据指针,而直接指针节省了一次指针定位的时间开销速度更快!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jimoer/p/13034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