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一个接口中设置正则表达式提取器元件或JSON提取器元件;
2.在下一个接口中需要关联的地方使用${变量名}把上一个接口截取的值进行引用
1.使用用户定义的变量元件实现
2.使用用户参数元件实现
3.使用函数助手实现
4.使用CSV数据文件设置元件实现
5.其它方式(数据库数据/beanshell等)实现
添加元件方式:线程组右击添加>配置元件>用户定义的变量,添加好相应参数后,需要在使用参数的地方使用${变量名}
添加元件方式:请求信息右键添加>前置处理器>用户参数,添加好相应参数后,需要在使用参数的地方使用${变量名};
与用户自定义变量不同的是,用户参数列表中的参数取值可以在测试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生变化。 每次迭代更新一次:如果选中该选项,则参数的值在每个迭代中保持不变,在新的迭代开始时取下一个值。如果取消该选项,则参数值在每个在其作用域内的sampler发出请求时取下一个可用值
添加元件方式:工具>函数助手对话框,添加好相应参数后,需要在使用参数的地方使用${变量名}
备注:生成的值是相关变量,存储结果的变量名是可以用作段验的变量
相关函数:
1.Random:生成指定范围类的随机数
2.RandomString:生成指定域的随机值
3.time:当前时间的时间戳函数
4.RandonDate:随机日期函数
5.machineIP:取设备的IP地址函数
......
添加元件方式:右击线程组>添加>配置元件>CSV Data Set Config
界面字段: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ClownAlin/p/13057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