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组查询。(group by)
-- 需求: 查询男女的人数
-- 预期结果:
-- 男 3
--- 女 2
-- 1) 把学生按照性别分组(GROUP BY gender)
-- 2) 统计每组的人数(COUNT(*))
SELECT gender,COUNT(*) FROM student GROUP BY gender;
2、分组查询后筛选
-- 需求: 查询总人数大于2的性别
-- 1) 查询男女的人数
-- 2)筛选出人数大于2的记录(having)
--- 注意: 分组之前条件使用where关键字,分组之后条件使用having关键字
SELECT gender,COUNT(*) FROM student GROUP BY gender HAVING COUNT(*)>2;
3、
作用: 当用户对使用默认值的字段不插入值的时候,就使用默认值。
注意:
1)对默认值字段插入null是可以的。
2)对默认值字段可以插入非null
4、
作用: 限制字段必须赋值
注意:
1)非空字符必须赋值
2)非空字符不能赋null
5、
作用: 对字段的值不能重复
注意:
1)唯一字段可以插入null
2)唯一字段可以插入多个null
6、
作用: 非空+唯一
注意:
1)通常情况下,每张表都会设置一个主键字段。用于标记表中的每条记录的唯一性。
2)建议不要选择表的包含业务含义的字段作为主键,建议给每张表独立设计一个非业务含义的id字段。
7、
作用:约束两种表的数据
出现两种表的情况:
解决数据冗余高问题: 独立出一张表
例如: 员工表 和 部门表
问题出现:在插入员工表数据的时候,员工表的部门ID字段可以随便插入!!!!!
使用外键约束:约束插入员工表的部门ID字段值
解决办法: 在员工表的部门ID字段添加一个外键约束
注意:
1)被约束的表称为副表,约束别人的表称为主表,外键设置在副表上的!!!
2)主表的参考字段通用为主键!
3)添加数据: 先添加主表,再添加副表
4)修改数据: 先修改副表,再修改主表
5)删除数据: 先删除副表,再删除主表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LNH2019/p/13163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