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就是程序员用开发工具所支持的语言写出来的源文件,是一组由字符、符号或信号码元以离散形式表示信息的明确的规则体系。
开发人员利用高级语言编写程序,然后利用对应的编译器生成中间代码,最后再将中间代码变成机器码。中间代码可以是等价的汇编代码,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代码例如 JVM的字节码。最终处理中间代码的程序可以是一个对应平台的汇编器,也可以是一个解释器。计算机不能直接理解高级语言,只能直接理解机器语言,所以必须要把高级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计算机才能执行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
翻译的方式有两种,一个是编译,一个是解释。两种方式只是翻译的时间不同。
解释性语言的定义:
解释性语言的程序不需要编译,在运行程序的时候才翻译,每个语句都是执行的时候才翻译。这样解释性语言每执行一次就需要逐行翻译一次,效率比较低。
现代解释性语言通常把源程序编译成中间代码,然后用解释器把中间代码一条条翻译成目标机器代码,一条条执行。
编译性语言的定义:
编译性语言写的程序在被执行之前,需要一个专门的编译过程,把程序编译成为机器语言的文件,比如exe文件,以后要运行的话就不用重新翻译了,直接使用编译的结果就行了(exe文件),因为翻译只做了一次,运行时不需要翻译,所以编译型语言的程序执行效率高。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yyrecord/p/13191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