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形橡胶圈密封圈简称O形圈,是一种截面形状为圆形的橡胶圈。O形密封圈是液压、气动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密封件。O形圈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既可用于静密封,也可用于动密封中;不仅可单独使用,而且是许多组合式密封装置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的使用范围很宽,如果材料选择得当,可以满足各种介质和各种运动条件的要求。
O形密封圈是一种挤压型密封,挤压型密封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依靠密封件发生弹性变形,在密封接触面上造成接触压力,接触压力大于被密封介质的内压,则不发生泄漏,反之则发生泄漏。
O形密封圈是典型的挤压型密封。O型圈截面直径的压缩率和拉伸量是密封设计的主要内容,对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O形密封圈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O形圈尺寸与沟槽尺寸的正确匹配,形成合理的密封圈压缩量与拉伸量。
压缩率 x 通常用下式表示:x=d0−hd0
d0 : O形圈在自由状态下的截面直径;
h : O形圈槽底与被密封表面的距离(沟槽深度),即O形圈压缩后的截面高度
在选取O形圈的压缩率时,应从如下三方面考虑:
从以上这些因素不难发现,他们相互之间存在矛盾。压缩率大就可获得大的接触压力,但是过大的压缩率无疑就会增大滑动摩擦力和永久变形。而压缩率过小则可能由于密封沟槽的同轴度误差和O形圈误差不符合要求,消失部分压缩量而引起泄漏。因此,在选择O形圈的压缩率时,要权衡各方面的因素。一般静密封压缩率大于动密封,但其极值应小于25%,否则压缩应力明显松弛,将产生过大的永久变形,在高温工况中尤为严重。
O型密封圈压缩率x
的选择应考虑使用条件,静密封或动密封;静密封又可分为径向密封与轴向密封;径向密封(或称圆柱静密封)的泄漏间隙是径向间隙,轴向密封(或称平面静密封)的泄漏间隙是轴向间隙。轴向密封根据压力介质作用于O形圈的内径还是外径又分受内压和受外压两种情况,内压增加的拉伸,外压降低O形圈的初始拉伸。上述不同形式的静密封,密封介质对O形圈的作用方向是不同的,所以预压力设计也不同。对于动密封则要区分是往复运动密封还是旋转运动密封。
x=10%~15%
;平面(轴向)静密封装置取x=15%~30%
。x=10%~15%
。3%-5%
,外径的压缩率x=3%-8%
。x=5%-8%
。15%
,超过这一范围说明材料选用不合适,应改用其他材料的O形圈,或对给定的压缩变形率予以修正。O形圈在装入密封沟槽后,一般都有一定的拉伸量。与压缩率一样,预拉伸量的大小对O形圈的密封性能和和使用寿命也有很大的影响。拉伸量大不但会导致O形圈安装困难,同时也会因截面直径 d0 发生变化而使压缩率降低,以致引起泄漏。
预拉伸率可用下式表示:y=d+d0d1+d0
d : 轴径
d1 : O形圈内径
d0 : O形圈在自由状态下的截面直径
拉伸率的取值范围为1%-5%
。如表给出了O形圈拉伸量的推荐值,可根据轴径的大小,按表选限取O形圈的拉伸量。
密封形式 | 密封介质 | 拉伸率y% | 压缩率x% |
---|---|---|---|
静密封 | 液压油 | 1.03~1.04 | 15~25 |
静密封 | 空气 | <1.01 | 15~25 |
往复运动 | 液压油 | 1.02 | 12~17 |
往复运动 | 空气 | <1.01 | 12~17 |
旋转运动 | 液压油 | 0.95~1 | 5~10 |
O形圈在多种液压、气动件管接头、圆筒面及法兰面等结合处被广泛使用。对于在运动过程中使用的O形圈,当工作压力大于9.8Mpa
时,如单向受压,就在O型圈受压力方向的另一侧设置一个挡圈;如双向受压,则在O型圈两侧各放一个挡圈。为了减小摩擦力,也可采用楔型挡圈。当压力液体从左方施加作用时,右方挡圈被推起,左方挡圈不与被密封表面接触,因此摩擦力减小。总的来说,采用挡圈会增大密封装置的摩擦力,而楔型挡圈对减小这种摩擦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固定用的O型圈,当工作压力大于32Mpa
时,也需要使用挡圈。
O型圈的安装质量对其密封性和使用寿命均有重要的影响。泄漏问题往往是因为安装不良而造成的。
安装过程中不允许出现O型圈被划伤和位置安装不正,以及O型圈被扭曲等情况。装配前,密封沟槽、密封配合面必须严格清洗;同时对O型圈装配中要通过的表面涂敷润滑脂。
为了防止O型圈在安装时被尖角和螺纹等锐边切伤或划伤,应在安装的轴端和孔端留有15º~30º
的引入角。当O型圈需通过外螺纹时,应使用专用的薄壁金属导套,套住外螺纹;如果O型圈需通过孔口时,应使孔口倒成相应的斜角形状,以防O型圈被划伤。坡口的斜角一般为a=120º~140º
O形圈沟槽尺寸应根据O形圈的预拉伸率y%
、预压缩率k%
、压缩率x%
、O形圈截面减少、溶胀等因素进行设计。
y%
活塞密封时,所选用的O形圈内径d1应小于或等于沟槽底直径d3,最大预拉伸量不得大于表A.1
的规定值,最小预拉伸率应等于零。
k%
活塞杆密封时,所选用的O形圈外径(d1+2d2)应大于或等于沟槽槽底直径d6。最大预压缩率不得大于表A.2
的规定值,最小预压缩率应等于零。
由O形圈截面压缩率数值确定径向密封沟槽尝试及轴向密封沟槽深度。
A.3
的规定。 A.4
的规定。 根据O形圈材料体积溶胀值为15%
来计算沟槽宽度b
,即:
Vb : 沟槽最小体积。
Vo : O形圈最大体积。
理论上还应考虑密封沟槽圆角半径而减少的体积。
具体计算公式参考相关标准1
径向密封的沟槽尺寸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轴向密封的沟槽尺寸应符合表2
的规定。
沟槽尺寸公差应符合表3
的规定
直径小于或等于50mm时,不得大于?0.025mm;直径大于50mm时,不得大于?0.05mm。
沟槽和配合件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表4
的规定。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sachin-woo/p/13216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