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定义: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计算机网络结构
- 网络边缘
- 接入网络、物理介质
- 网络核心(核心网络)
接入网
- 家庭接入:DSL(数字用户线)、电缆、FTTH、拨号和卫星
- 企业接入:以太网和 WiFi
- 广域无线接入:3G、4G
网络核心
- 定义:由互联因特网端系统的分组交换机和链路构成的网状网络
- 功能
- 路由:确定分组从源到目的传输路径
- 转发:将分组从路由器的输入端口交换值正确的输出端口
网络协议
- 目的: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 协议规定了通信实体之间所交换的信息的格式、意义、顺序以及针对收到信息或发生的时间所采取的动作
- 三要素
- 语法
- 语义
- 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
- 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 差错控制
- 时序
因特网结构

信道复用方法
数据交换
- 电路交换
- 报文交换
- 分组交换
- 特点
- 报文拆为一系列相对较小的数据包
- 报文的拆分与重组
- 产生额外开销
分组交换时延
- 定义:分组从一台主机触发,通过一系列路由器传输,到达目的地的过程的时延
- 节点总时延 = 处理时延 + 排队时延 + 传输时延 + 传播时延
通信链路
- 物理媒介:同轴电缆、铜线、光纤、无线电频谱
- 传输速率:bit/s (bps)
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
- 集线器和交换机用来创建网络,路由器用来连接网络
- 集线器和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MAC地址】,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IP地址】
- 集线器没有定向转发功能,会将数据传输给所有终端设备,即使对方不是接收方
调制解调器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作用:从功能上描述计算机网络结构
- 参考模型
- 7层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 5层模型:物理层(bit)-数据链路层(帧)-网络层(数据报)-传输层(报文段)-应用层(报文)
1-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YuanJieHe/p/13298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