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array.splice()

时间:2020-07-15 22:02:47      阅读:43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splice()函数属于Array对象,IE 5.5+、FireFox、Chrome、Safari、Opera等主流浏览器均支持该函数。

splice()函数常用于从当前数组中移除一部分连续的元素还可以在所移除元素的位置上插入一个或多个新的元素。该函数返回的是从当前数组中被移除的元素的数组形式。

语法:

  array.splice( start, deleteCount [,items... ] )

  • splice()函数一直从索引start开始,移除deleteCount个元素,直到数组的结尾。
  • 如果start为负,则将其视为length + start,此处length为数组的长度。
  • 如果deleteCount为0或负数,则不会移除任何元素,并返回一个空数组。
  • 如果start >= length,则不会移除任何元素,返回一个空数组。
  • 如果参数items为数组类型(Array),仍会被当作一个元素看待,插入到当前数组中。

array.splice()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ylyw/p/7651257.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