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的pass作用:在python中有时候能看到定义一个def函数,函数内容部分填写为pass。这里的pass主要作用就是占据位置,让代码整体完整。如果定义一个函数里面为空,那么就会报错,当你还没想清楚函数内部内容,就可以用pass来进行填坑。
引用所指判断 引用计数器机制:利用引用计数器方法,在检测到对象引用个数为0时,对普通的对象进行释放内存的机制
通过is进行引用所指判断,is是用来判断两个引用所指的对象是否相同。查看对象的引用计数:导入sys模块,sys.getrefcount()
整数
In [46]: a=1 In [47]: b=1 In [48]: print(a is b) True
短字符串
In [49]: c="good" In [50]: d="good" In [51]: print(c is d) True
长字符串
In [52]: e="very good" In [53]: f="very good" In [54]: print(e is f) False
列表
In [55]: g=[] In [56]: h=[] In [57]: print(g is h) False
由运行结果可知:
1、Python缓存了整数和短字符串,因此每个对象在内存中只存有一份,引用所指对象就是相同的,即使使用赋值语句,也只是创造新的引用,而不是对象本身;
2、Python没有缓存长字符串、列表及其他对象,可以由多个相同的对象,可以使用赋值语句创建出新的对象。
id方法:
In [35]: id(var2) Out[35]: 139697863383968
PS:id()是python的内置函数,用于返回对象的身份,即对象的内存地址。
增加引用个数的情况:1.对象被创建p = Person(),增加1; 2.对象被引用p1 = p,增加1; 3.对象被当作参数传入函数func(object),增加2,原因是函数中有两个属性在引用该对象; 4.对象存储到容器对象中l = [p],增加1
减少引用个数的情况:1.对象的别名被销毁del p,减少1; 2.对象的别名被赋予其他对象,减少1; 3.对象离开自己的作用域,如getrefcount(对象)方法,每次用完后,其对对象的那个引用就会被销毁,减少1; 4.对象从容器对象中删除,或者容器对象被销毁,减少1
垃圾回收:
1、垃圾回收时,Python不能进行其它的任务,频繁的垃圾回收将大大降低Python的工作效率;
2、Python只会在特定条件下,自动启动垃圾回收(垃圾对象少就没必要回收)
3、当Python运行时,会记录其中分配对象(object allocation)和取消分配对象(object deallocation)的次数。当两者的差值高于某个阈值时,垃圾回收才会启动。
何为分代回收?
Python将所有的对象分为0,1,2三代;
所有的新建对象都是0代对象;
当某一代对象经历过垃圾回收,依然存活,就被归入下一代对象。
In [93]: import gc In [94]: gc.get_threshold() #gc模块中查看阈值的方法 Out[94]: (700, 10, 10)
阈值分析:
700即是垃圾回收启动的阈值;
每10次0代垃圾回收,会配合1次1代的垃圾回收;而每10次1代的垃圾回收,才会有1次的2代垃圾回收;
当然也是可以手动启动垃圾回收: In [95]: gc.collect() #手动启动垃圾回收 Out[95]: 2
“静态类型”语言要求必须在变量定义时指定其类型,例如C、C++、Java、C#和Go等。
而动态类型语言中尽管也有类型的概念,但变量的类型是动态的。
a = 1
a = "foo"
在这个例子中,Python用相同的名字和str类型定义了第二个变量,同时释放了第一个a的实例占用的内存。
静态类型语言的设计目的并不是折磨人,这样设计是因为CPU就是这样工作的。如果任何操作最终都要转化成简单的二进制操作,那就需要将对象和类型都转换成低级数据结构。
python中常见的几种错误:
数据结构:
列表的一般用法:
list1 = [‘frui‘,‘male‘,1989,‘python‘,[2016,2017],‘c‘] #list内元素的数据类型可以不同,也可以是另外一个list list2 = [‘‘] print (list1) #使用下标索引来访问列表中的值,同样你也可以使用方括号的形式截取字符,如下所示: print (list1[:]) print (list1[0],list1[1]) print (list1[-1],list1[-2]) print (list1[0:3]) #切片,此操作顾头不顾尾 print (list1[:3]) print (list1[-3:]) #切片,从后向前数索引,也只能从左往右切片,同样是顾头不顾尾。(这样会无法取到最后一个元素,思考怎么办?) print (list1[0:-1:2]) #按步长切片 print (list1[::2]) #按步长切片 list1.append("linux") #在列表末尾追加元素 list1.insert(1,"linux") #直接把元素插入的指定位置 list1[0] = "jay" #(改)直接替换某个位置元素 #delete list1.pop() #删除list末尾的元素 list1.pop(1) #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 del list1[0] list1.remove("python") #此种方法和前两种的区别是什么? print (list1) print (list1.index(1989)) #查找已知元素的索引 print (list1[list1.index(1989)]) print (list1.count(1989)) #打印某元素在列表中的数量 list1.clear() #清除整个列表 list1.reverse() #反转整个列表 list1.sort() #排序 按ASCII码顺序排序,若元素中有list类型,则无法排序,为什么? list2 = [1,2,3,4] list1.extend(list2) #列表合并 print (list1) del list2 #删除整个变量 #列表的深浅copy #浅拷贝只能拷贝最外层,修改内层则原列表和新列表都会变化。 #深拷贝是指将原列表完全克隆一份新的。 import copy list1 = [‘frui‘,‘male‘,1989,‘python‘,[2016,2017],‘c‘] list2 = list1.copy() #浅copy list3 = copy.copy(list1) #浅copy,同list1.copy()效果相同 list4 = copy.deepcopy(list1) #深copy,会和list1占用同样大小的内存空间 list1[0] = ‘自由‘ list1[4][0] = 2015 print (list1,‘\n‘,list2,‘\n‘,list3,‘\n‘,list4) #列表的循环:逐个打印列表元素 list1 = [‘frui‘,‘male‘,1989,‘python‘,[2016,2017],‘c‘] for i in list1: print (i)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laurarararararara/p/13540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