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选线:确定哪一个存储芯片被选中
上面有一杠:低电平有效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随机存储存储器
半导体材料,构成不同的电路
一旦断电立马丢失信息。
以前的那个太多条线了
拆分为行列地址(DRAM行、列地址等长)
存储单元排列成2^{n/2} * 2^{n/2} 的矩阵
减少了选通线的数量。
思路一:每次读完都刷新一行(分散刷新)
思路二:2ms内集中安排时间全部刷新(集中刷新)
思路三:2ms内每行刷新1次即可(异步刷新)
首先给一个地址信号,地址产生效果,地址线有快有慢,需要等待稳定。
经过一段时间后片选线才能有效。找到读的是哪一个存储元的信息。
等多一段时间,进行数据的读操作,
数据线上稳定了有信号,开始读。数据线稳定输出,
完全读出,片选线才失效(保持到数据稳定输出)。
等多一段时间,地址信号才撤回,下一个地址。
如果读写控制线为1根,则整个读过程中WE(一杠)为高电平
首先给一个地址,等待地址稳定后
随机存取
易失性,一断电丢失
CPU任务:到主存中取指令;按指令的指示进行下一步工作
ROM断电之后也不会丢失。
先把辅存里的OS调到ROM
为什么不全用ROM?因为有时候还是要写的
非易失性:ROM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jev-0987/p/13561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