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每个字或者其他可可寻单位(字节、半字等)是作为一个整体数据单元看待的。
但是,某些时候还需要将一个n位数据看成由n个1位数据组成,每个取值为0或1。
当数据以这种方式看待时,就被认为是逻辑数据。因此n位二进制可表示n个逻辑值。逻辑数据只能参加逻辑运算,并且是按位进行的。
逻辑数据和数值数据都是一串0/1序列,逻辑运算指令处理的都是逻辑数据
字符:拉丁字母、数字、标点符号、一些特殊符号。
字符不能直接在计算机内部进行处理,要进行数字化编码。
码表:字符集钟每一个字符都有一个代码(二进制编码的0/1序列)具有唯一性。
字符主要用与外部设备和计算机之间交换信息
汉字的输入码的码元(即组成编码的基本元素)是西文键盘中的某个按键。
不能有二义性,即不能和ASCII码有相同的编码。
要与汉字在字库中的位置有关系,以便于汉字的处理,查找。
编码应尽量短。
轮廓描述已有两类国际标准:AdobeTybel和TrueType。
1.数据存储的宽度和单位
2.数据的存储和排序顺序
数据的排列
*端方式以MSB所在的地址为数据地址,即给定地址存放处的是数据最高有效字方式;
*小端方式以LSB所在的地址为数据地址,即给定地址存放处的是数据最低有效字方式
1.奇偶校验码
编码规律
偶校验:配一个校验位,使整个校验码(包括有效数据和校验位)中“1”的个数为偶数;
奇校验:配一个校验位,使整个校验码(包括有效数据和校验位)中“1”的个数为奇数;
2.海明校验码
假设为k个数据位设置r个校验位,则校验位能表示2^r个状态,可用其中的一个状态指出 "没有发生错误",
用其余的2 ^r -1个状态指出有错误发生在某一位,包括k个数据位和r个校验位,因此校验位的位数应满足如下关系:
2^r ≥ k + r + 1 ,即2^r-1 ≥ k + r
3.循环冗余校验码
让校验码能被某一约定代码除尽,若能除尽,表明代码无错,若除不尽,余数将指明出错位置。
问题:感觉概念好多,有些不知道怎么去分别,感觉概念都很抽象,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希望老师能好好说一下原理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qq123zzq/p/13710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