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hat镜像-RHEL-官方镜像下载大全
新建一台RHEL6.5虚拟机,相关配置及要求如下所述。
使用VMware Workstation新建一台64位的虚拟机,操作系统版本为RHEL6.5。
实现此案例需要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新建RHEL6.5虚拟机
1.启动“新建虚拟机”向导程序
在VMware Workstation软件中,通过菜单“文件”-->“新建虚拟机”打开“新建虚拟机向导”窗口,配置类型选“自定义(高级)”,如图-1所示,单击“继续”。
图-1
2.选择虚拟机的硬件兼容性
接受默认的Workstation 11.0,如图-2所示,单击“继续”。
图-2
3.指定虚拟机系统的安装方式
选择“稍后安装操作系统”,如图-3所示。注意不要选择“安装程序光盘映像文件(iso)”,否则虚拟机启动后会自动执行快速安装,不方便用户控制安装过程。
图-3
4.选择将要为虚拟机安装的操作系统类型
选择“Linux”-->“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 64bit”,如图-4所示,然后再单击“继续”。这一步只是通知VMware Workstation提供一些推荐的硬件配置和兼容性优化,至于以后到底装什么系统,并不在这里决定。
图-4
5.指定虚拟机名称和保存位置
为即将建立的虚拟机设置名称、保存位置,如图-5所示,单击“继续”。保存的“位置”应该是一个空文件夹(如果不存在,VMware Workstation也会自动创建),确保此位置所在的分区有足够的剩余磁盘空间。
图-5
6.选择虚拟机的处理器参数
接受默认的设置,使用单处理器、单核心数,如图-6所示,单击“继续”。
图-6
7.设置虚拟机的内存容量
若要顺利安装及运行64位的RHEL 6.5操作系统(特别是图形桌面),建议分配不少于1024MB的内存,如图-7所示。(2G只是建议数值,其实1G也是可以的,只是内存太小无法支持kdump机制,此机制不是学习的重点,只是想看到效果所以选择2G)
图-7
8.设置虚拟机将要使用的网络类型
推荐选择“使用仅主机模式网络”,如图-8所示,表示此虚拟机的网络通信只用在本机及本机所建的虚拟机范围内。若选择“使用桥接网络”,则此虚拟机相当于连入物理网络,能够与真实网络中的其他服务器相互通信;若选择“使用网络地址转换”,则此虚拟机允许共享真机的IP地址和连接来访问其他主机。
图-8
9.选择I/O控制器类型
接受默认值,如图-9所示,单击“继续”。
图-9
10.选择虚拟磁盘的类型
推荐选择“SCSI”,如图-10所示,单击“继续”。
图-10
11.为虚拟机指定磁盘
新建的虚拟机一般选择“创建一个新的磁盘”,如图-11所示,单击“继续”。
图-11
12.指定虚拟磁盘的容量
将最大磁盘大小设置为300GB,其他默认,如图-12所示。除非勾选“立即分配所有磁盘空间”,否则并不会立即占用物理磁盘300GB的空间,而是根据实际使用动态增长。
图-12
13.指定虚拟磁盘的名称、路径
对于新建的虚拟磁盘,此处可接受默认值,如图-13所示,单击继续。新建的虚拟机磁盘文件默认将保存到虚拟机所在的文件夹。
图-13
14.确认虚拟机设置,完成创建
检查各项设置,确认无误后单击“完成”,如图-14所示。
图-14
步骤二:设置虚拟机的光盘,为安装Linux做准备
在VMware Workstation左侧的导航栏选中新建的虚拟机,单击右侧主窗口内“编辑虚拟机设置”,选择硬件选项卡中的“CD/DVD(SATA)”-->“使用ISO映像文件”,指定64位RHEL6.5系统的光盘镜像文件路径,确认勾选“启动时连接”,如图-15所示,然后单击“确定”保存设置。
图-15
步骤三:启动虚拟机电源,进入RHEL6.5安装向导程序
1.安装RHEL6.5操作系统
打开新虚拟机的电源后,会自动从光盘引导主机(因为新磁盘没有引导信息,自动找其他启动设备),进入RHEL 6.5系统的安装向导程序,如图-16所示。直接按Enter键进入默认的图形化安装。
图-16
2.检测光盘安装介质
为了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因介质读取故障而导致安装失败,RHEL6.5安装程序运行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提醒用户检测安装光盘的完整性。光盘检测需耗费较长时间,因本例中使用的是ISO镜像文件,所以直接按Tab键选择“Skip”,如图-17所示,回车跳过检测。
图-17
3.安装配置程序的准备界面
单击“Next”按钮,如图-18所示。
图-18
4.选择安装过程中使用的语言
RHEL6.5安装程序默认的语言为“English(English)”,为了降低复杂度,对于国内的用户建议选择使用“简体中文”,如图-19所示,单击“Next”继续。
图-19
5.选择使用的键盘类型
国内的计算机也一样使用标准的“美国英语式”键盘,因此保持默认设置即可,如图-20所示,单击“下一步”。
图-20
6.选择存储设备
因为使用的是本地磁盘,这里保持默认设置即可,如图-21所示,单击“下一步”。
图-21
7.存储警告
确定这是一块新硬盘,如图-22所示,选择“是,忽略所有数据”。
图-22
8.设置主机名、网络参数
这里为了降低复杂程度,保持默认设置即可,如图-23所示,单击“下一步”。
图-23
9.设置要使用的时区
选择时区位置“亚洲/上海”,取消“系统时钟使用UTC(S)”复选框,如图-24所示,单击“下一步”。
图-24
10.设置管理员密码
在Linux系统中,默认的管理员账户是root(而不是Administrator)。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建议为root设置一个不少于六位的密码,如图-25所示,单击“下一步”。
图-25
11.选择安装类型
如图-26所示,选择“创建自定义布局”,单击“下一步”。
图-26
12.设置磁盘分区
接下来会看到安装程序提供的磁盘分区工具,如图-27所示。为了顺利安装及运行RHEL6.5系统,必须创建一个根(/)分区,建议再创建一个/boot分区存放启动文件、一个交换分区用作虚拟内存,还有自定义分区/data。
图-27
13.创建/boot分区200M
选中“创建”-->“标准分区”-->“创建”,出现新建分区对话框。定义一个大小为200MB、文件系统为ext4的新分区,挂载点选择/boot,如图-28所示,单击“确定”,/boot分区就定义好了。
图-28
14.创建/分区100GB
选中“创建”-->“标准分区”-->“创建”,出现新建分区对话框。定义一个大小为102400MB、文件系统为ext4的新分区,挂载点选择/,如图-29所示,单击“确定”,/分区就定义好了。
图-29
15.创建交换分区(Swap)4096MB
选中“创建”-->“标准分区”-->“创建”,出现新建分区对话框。定义一个交换分区——大小4096MB、文件系统Swap(交换分区不需要挂载,因此挂载点“不适用”而无需指定),如图-30所示,单击“确定”。
图-30
16.创建/data分区100GB
选中“创建”-->“标准分区”-->“创建”,出现新建分区对话框。定义一个大小为102400MB、文件系统为ext4的新分区,挂载点写入/data(需要自己手写),如图-31所示,单击“确定”,/data分区就定义好了。
图-31
17.分区完成
分区完成最终如图-32所示,单击“下一步”,“格式化”-->“将修改写入磁盘”。
图-32
18.设置引导程序及安装位置
此处接受默认设置,将引导装载程序安装到磁盘的MBR记录中,如图-33所示,单击“下一步。
图-33
19.选择要安装的软件包
选择“现在自定义”,如图-34所示,单击“下一步”以选择软件包组、软件包。
图-34
20.软件包选择
基本系统,选择“基本“、”网络文件系统客户端“。如图-35所示。
图-35
服务器无选择、web服务器无选择、数据库无选择、系统管理无选择、虚拟化无选择。
桌面选择“X窗口系统”、“字体”、“桌面”、“输入法”、“通用桌面”。如图-36所示。
图-36
应用程序选择“互联网浏览器“。如图-37所示。
图-37
开发无选择。
语言支持选择“中文支持”。如图-38所示。
图-38
21.完成安装
软件包选择完成后,如图-39所示。单击“下一步“进行安装。
图-39
22.安装完成
安装完成后,如图-40所示。单击“重新引导”。
图-40
步骤四:配置初始化信息
1.确认欢迎界面
新安装的RHEL6.5系统,首次重启后会出现初始化欢迎界面,左侧列出了接下来将要完成的一系列过程,如图-41所示,单击“前进”继续。
图-41
2.同意许可协议
仔细阅读RHEL6.5提供的用户许可协议,选中“是,我同意这个许可协议”,然后才能继续下一步的设置,如图-42所示,单击“前进”。
图-42
3.设置软件更新
选择“不,以后再注册“,如图-43所示,单击”前进“。
4.完成更新设置
如图-44所示,单击“前进”。
图-44
5.创建用户
此处因我们用root用户登录可以不用创建,如图-45所示,单击“前进”。
图-45
6.设置日期和时间
此处默认设置,如图-46所示,单击“前进”。
图-46
7.设置kdump(内核崩溃转储)机制
去掉勾选“启用kdump”,如图-47所示,单击“完成”。
图-47
8.初始化配置完成
输入用户名“root”与正确的密码登录系统。如图-48,安装完成。
图-48
在GNOME图形桌面下,通过按快捷键Ctrl+Alt+Fn可切换到第n个字符控制台,其中Fn 代表F1、F2、……、F6 功能键。例如,按Ctrl+Alt+F2可切换到第1个字符控制台tty2。
实现此案例需要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从桌面切换到字符界面tty2
在RHEL6.5的图形桌面按快捷键Ctrl+Alt+F2进入,如图-49所示。
图-49
步骤二:从tty2切换到tty3
从一个tty控制台切换到另一个tty控制台,只需要按Alt+Fn键即可。例如,当前已在tty2登录,此时若按Alt+F3键将会切换到tty3,如图-50所示。
图-50
步骤三:在tty3用root登陆
显示出类似于“localhost login:”的提示信息。输入要登录的用户名(如root),按Enter键后出现“Password:”提示,如图-51所示,再输入登录口令(能输入但不显示),按Enter键确认。
图-51
步骤四:从tty3切换到tty4
从一个tty控制台切换到另一个tty控制台,只需要按Alt+Fn键即可。例如,当前已在tty3登录,此时若按Alt+F4键将会切换到tty4,如图-52所示。
图-52
步骤五:从tty4切换到图形桌面
在任何一个tty控制台下,只需按Alt+F1键,即可返回GNOME桌面,如图-53所示。
图-53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felixyiding/p/13732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