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是对电信号执行基本运算的设备。一个门接收一个或者多个输入信号,生成一个输出信号。门有六种基本类型。每种类型的门执行一个特定的逻辑函数。
电路是由门组成的,可以执行更复杂的任务。例如电路可以用来进行算术运算和存储值。电路中的电流是由经过精心设计的相互关联的门逻辑控制的。
描述门和电路的方法有三种:
布尔表达式、逻辑框图、真值表
英国数学家布尔发明了一种代数运算,其中变量和函数的值只能是0或1。这种代数称为布尔代数。它是表示电路的极好方式。
逻辑框图是电路的图形化表示。把每种类型的门由一个特定的图形符号表示。通过不同方法把这些门连接在一起,就可以表示出电路逻辑。
真值表列出了一种门可能遇到的所有输入组合和相应的输出。从而定义了这种门的功能。
在后面对于门的介绍当中,将会使用这三种描述法对电路进行描述。
门有6种类型:
非(NOT)门
与(AND)门
或(OR)门
异或(XOR)门
与非(NAND)门
或非(NOR)门
下面将展示这六种门
非门接收一个输入值,并生成一个与之相反的输出值。
用布尔表达式表示它为 X=A‘
真值表为
A | X |
---|---|
1 | 0 |
0 | 1 |
非门有时候又叫做逆变器,因为他对输入值求逆。
与门接收的信号是两个,输出的信号由这两个输入值决定。如果两个输入信号都是1,那么输出是1;否则输出0。
布尔表达式:X=A*B
真值表为
A | B | X |
---|---|---|
0 | 0 | 0 |
0 | 1 | 0 |
1 | 0 | 0 |
1 | 1 | 1 |
与与门一样,或门也有两个输入值。不同的是如果这两个输入值都是0,那么才会输出0;否则输出1.
布尔表达式:X=A+B
真值表为
A | B | X |
---|---|---|
1 | 1 | 1 |
1 | 0 | 1 |
0 | 1 | 1 |
0 | 0 | 0 |
异或门的两个输出量相同,则输出0,否则输出1。
布尔表达式:X=A⊕B
真值表为
A | B | X |
---|---|---|
0 | 0 | 0 |
0 | 1 | 1 |
1 | 0 | 1 |
1 | 1 | 0 |
与非门与或非门都接收两个输入值。与非门和或非门分别是与门和或门的对立门。即让与门的输出值经过一个非门,得到的输出与与非门的输出一样。
与非门的布尔表达式 X=(A*B)‘
真值表
A | B | X |
---|---|---|
0 | 0 | 1 |
0 | 1 | 1 |
1 | 0 | 1 |
1 | 1 | 0 |
或非门的布尔表达式 X=(A+B)‘
真值表
A | B | X |
---|---|---|
0 | 0 | 1 |
0 | 1 | 0 |
1 | 0 | 0 |
1 | 1 | 0 |
下面对上述门进行总结
非门将对它的唯一输入值求逆。
如果两个输入值都是1,与门将生成1.
如果输入值至少有一个1,那么或门将生成1.
如果只有一个输入值是1,而不是两个,异或门将生产1.
与非门生成的结果和与门的相反。
或非门生成的结果与或门相反。
门可以被设计成接受更多输入值。例如具有三个输入值的与门,布尔表达式为 X=A * B*C4
门往往由晶体管组成。晶体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半导体材料既不是像铜那样的良导体,也不是像橡胶那样的绝缘体。通常用硅来制造晶体管。
电路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组合电路:输出仅由输入值决定的电路
时序电路:输出是输入值和电路当前状态的函数的电路
把一个门的输出作为另一个门的输入,就可以把门组合成组合电路。
有时候对于两个组合电路,对于同样的输入值,输出值也是相同的,这称作电路等价。
在数字逻辑层,加法是由二进制执行的。这些加法计算是由专门电路加法器执行的。
二进制求和的结果可能生成进位值。计算两个数位求和并生成正确进位的电路叫做半加器。
这图即是半加器的的框图。
而靠半加器显然无法完成计算任务,要完成计算,需要一种考虑进位输入值的的电路,全加器。框图如下
*多路复用器:使用一些输入控制信号决定用哪条输入数据线发送输出信号的电路。
存储器电路有很多种,但书中只分析了一种——S-R存储器。
集成电路(又称芯片)是嵌入了多个门的硅片。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集成电路。
CPU只是一种具有输入线和输出线的高级线路。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各种类型的门,门是由一个或多个晶体管创建的。
门的集合常常被嵌入在一个集成电路里,这也就引出了中央处理器的概念。
本节通过一则广告,引出了很多关于计算机部件知识。包括中央处理器,显示器,图形处理器(GPU),随机访问存储器(RAM),硬盘驱动器,DVD驱动器,内置数字照相机,外部接口。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这实现了数据的指令的逻辑的一致性,而且还能存储在一起,这种原理仍然是现在计算机的基础。
此体系的主要特征是处理信息的部件独立于存储信息的部件。这个特征导致下列5个部件
存放数据的指令的内存单元
对数据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算术/逻辑单元
把数据从外部世界转移到计算机中的输入单元
把结果从计算及内部转移到外部世界的输出单元
担当舞台监督,确保其他部件参与了表演的控制单元
内存是存储单元的集合,每个存储单元有一个唯一的物理地址。
不同的机器中每个可编址的的位置的位数(可编址性)不同。
可编址性:内存中每个可编址位置存储的位数
算术/逻辑单元:执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计算机部件
寄存器:CPU中的一块存储区域,用于存储中间值或特殊数据
输入单元:接收要存储在内存中的数据的设备
输出单元:一种设备,用于把存储在内存中的数据打印或显示出来,或者把存储在内存中或其他设备中的信息制成一个永久副本。
控制单元:控制其他部件的动作
指令寄存器: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寄存器
程序计数器:存放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的寄存器
中央处理器:算术/逻辑单元和控制单元的组合,是计算机用于解释和执行指令的“大脑”
总线宽度:可以在总线上并行传输的位数
缓存:一种用于存储常用数据的小型高速存储器
流水线:一种将指令分解为可以重叠执行的小步骤的技术
主板:个人计算机的主电路板
处理周期中的四个步骤如下:
读取下一条指令
译解指令
如果需要,获取数据
执行指令
RAM:随机存取存储器
ROM:只读存储器
1.磁带
早期的存储设备
2.磁盘
3.CD和DVD
4.闪存
一种特殊的输入输出设备
嵌入式系统是大型系统的一部分,是为完成小范围功能而专门设计的计算机。
并行计算有四种形式:位级,指令级,数据级,和任务级
同步处理:多处理器将同一个程序应用于多个数据库
共享内存并行处理器:多个处理共享整体内存的情况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到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是当今大部分计算机的底层体系结构,在控制单元指挥下的读取-执行周期是这个处理过程的核心。
RAM和ROM是两种计算机内存的缩写。存在在RAM的值是可更改的,ROM中的值是不可更改的。
二级存储设备可以在计算机不运行时保持数据。
QA:在学习第四章全加器原理的时候,花费了一定的时间才弄懂其原理。
2020-2021学期 20202414《网络空间安全导论》第二周学习总结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118189hry/p/13832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