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的buck,boost以及buck-boost电路的特点总结在表5.2中。其中给出了\(K_{crit}(D)\)的表达式,CCM和DCM下的变换比,以及DCM下二极管导通占空比\(D_{2}\)。
Tab 5.2 Summary of CCM-DCM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buck,boost,and buck-boost converters
图5.20比较了DCM下buck,boost以及buck-boost的直流变换比。其中buck-boost的特性是具有斜率为\(1/\sqrt{K}\)的一条线。buck和boost变换器的特性对于这条线和\(M=1\)都是渐进的。因此,当工作在深度DCM下,尤其是在高占空比下,boost变换器的特性几乎呈线性变化,并且其斜率为\(1/\sqrt{K}\)。同样的,当工作在深度DCM下,尤其是低占空比时,buck变换器的特性几乎呈线性变换,且其斜率与前述相同。
Fig 5.20 Comparison of dc conversion ratios of the buck-boost,buck,and boost converters operated in the DCM
以下为本章重点
(1)当电感电流或电容电压的纹波大到足够引起开关的电流或电压反极性时,含有电流或电压单向开关的变换器就会出现DCM。
(2)可以通过电感电流和电容电压纹波和直流分量何时导致导通状态或者断开状态的电压反转极性来找到DCM工作的边界。
(3)通过电感伏秒平衡和电容电荷平衡可以得到变换器在DCM下的直流变换比\(M\)。
(4)应用小纹波近似时应格外注意。某些波形(如输出电压)应该具有较小的纹波,可以忽略不计。其他波形,如一个或多个电感的电流,可能会产生较大的电流纹波,这时是无法忽略的。
(5)当变换器进入DCM时,变换器的特性将发生明显变化。输出电压取决于负载,从而导致变换器的输出阻抗增加。
[Fundamental of Power Electronics]-PART I-5.不连续导电模式-5.4 总结与重点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swear/p/13887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