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态是继封装、继承之后,面向对象的第三大特性。
可以理解为一个事物的多种形态。通过不同的事物,体现出来的不同的形态。多态,描述的就是这样的状态。如跑的动作,每个动物的跑的动作就是不一样的。
多态:是指同一行为,具有多个不同表现形式。
(1)继承或实现【二选一】;
(2)方法的重写【意义体现:不重写,无意义】
(3)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格式体现】
多态性,是面向对象中最重要的概念,在 Java 中的体现:
对象的多态性:父类的引用指向子类的对象;(可以直接应用在抽象类和接口上)
(1)本态引用:左边的变量与右边的对象是同一种类型;
(2)多态引用:左边的变量是父类类型,右边的对象是子类的对象;
特征:编译类型与运行时类型不一致;
编译的时候,按照父类的类型进行编译的;
执行的方法,按照子类类型运行,是“执行子类重写的方法”。
口诀: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右边。
注意:多态强调的是方法的动态绑定,即多态与属性无关,只说方法。
Java 引用变量有两个类型:编译时类型 和 运行时类型。
编译时类型由声明该变量时使用的类型决定,运行时类型由实际赋给该变量的对象决定。
简称:编译时,看左边;运行时,看右边。
若编译时类型和运行时类型不一致,就出现了对象的多态性(Polymorphism)
多态情况下:“看左边”:看的是父类的引用(父类中不具备子类特有的方法)
“看右边”:看的是子类的对象(实际运行的是子类重写父类的方法)
有了对象的多态性以后,在编译期,只能调用父类中声明的方法,但在运行期间我们实际执行的是子类重写父类的方法。
口诀: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右边。
(1)类的继承关系;
(2)方法的重写;
在Java中,子类的对象可以替换父类的对象使用:
(1)一个变量只能有一种确定的数据类型;
(2)一个引用类型变量可能只需(引用)多种不同的类型的对象;
Demo:
1 Person p = new Student();
2 Object o = new Person(); //Object类型的变量o,指向Person类型的对象
3 o = new Student(); //Object类型的变量o,指向Student类型的对象
子类可看做是特殊的父类,所以父类类型的引用可以执行子类的对象:向上转型(upcasting)。
一个引用类型变量如果声明为父类的类型,但实际引用的是子类对象,那么该变量就不能再访问子类中添加的属性和方法。
Demo:
1 Student m = new Student();
2 m.school = “pku”; //合法,Student类有school成员变量
3 Person e = new Student();
4 e.school = “pku”; //非法,Person类没有school成员变量
注意:属性是在编译是确定的,编译是 e 是 Person类型,没有 school 成员变量,因而编译错误。
Demo:方法声明的形参类型为父类类型,可以使用子类的对象作为实参调用该方法
1 public class Test {
2 public void method(Person e) {
3 // ……
4 e.getInfo();
5 }
6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irng args[]) {
7 Test t = new Test();
8 Student m = new Student();
9 Teacher te = new Teacher();
10 t.method(te);
11 t.method(m); // 子类的对象m传送给父类类型的参数e
12 }
13 }
(1)正常的方法调用
1 Person e = new Person();
2 e.getInfo();
3 Student s = new Student();
4 s.getInfo();
(2)虚拟方法调用(多态情况下)
子类中定义了与父类同名同参数的方法,在多态情况下,将此时父类的方法称为虚拟方法,父类根据赋给它的不同子类对象,动态调用属于子类的该方法。这样的方法调用在编译期是无法确定的。
1 Person p = new Student();
2 p.getInfo(); //调用Student类的getInfo() 方法
(3)编译时类型和运行时类型
编译时 p 为 Person类型,而方法的调用是在运行时确定的,所以调用的是 Student 类的 getInfo() 方法。——动态绑定。
注意:多态是在运行时期的!
对象的多态性,只是适用于方法,不适用于属性(即: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左边)
Demo:
1 public class Person {
2 String name;
3 int age;
4
5 int id = 1001;
6
7 public void eat(){
8 System.out.println("人:吃饭");
9 }
10
11 public void walk(){
12 System.out.println("人:走路");
13 }
14 }
15 public class Man extends Person{
16
17 boolean isSmoking;
18
19 int id = 1002;
20
21 public void earnMoney(){
22 System.out.println("男人负责挣钱养家");
23 }
24
25 public void eat(){
26 System.out.println("男人多吃肉,长肌肉");
27 }
28
29 public void walk(){
30 System.out.println("男人霸气的走路");
31 }
32 }
33
34 public class PersonTest {
35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6 Person p1 = new Person();
37 p1.eat();
38
39 Man man = new Man();
40 man.eat();
41 man.age = 25;
42 man.earnMoney();
43
44 System.out.println("*******************");
45 //对象的多态性:父类的引用指向子类的对象
46 Person p2 = new Man();
47 // Person p3 = new Woman();
48 //多态的使用:当调用子父类同名同参数的方法时,实际执行的是子类重写父类的方法 ---虚拟方法调用
49 p2.eat();
50 p2.walk();
51
52 // p2.earnMoney();
53
54 System.out.println(p2.id);//1001
55
56 }
57 }
提高了代码的通用性,常称作接口重用;
(1)需要存在继承或者实现关系
(2)有方法的重写
编译时:要查看引用变量所声明的类是否有所调用的方法;
运行时:调用实际 new 的对象所属的类中的重写方法;
口诀: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右边。
成员变量不具备多态性,只看引用变量所声明的类。
口诀: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左边。
重载,是指允许存在多个同名方法,而这些方法的参数不同。 编译器根据方法不同的参数表, 对同名方法的名称做修饰。对于编译器而言,这些同名方法就成了不同的方法。 它们的调用地址在编译期就绑定了。 Java的重载是可以包括父类和子类的,即子类可以重载父类的同名不同参数的方法。
所以: 对于重载而言,在方法调用之前,编译器就已经确定了所要调用的方法,这称为“早绑定”或“静态绑定” ;而对于多态,只有等到方法调用的那一刻, 解释运行器才会确定所要调用的具体方法,这称为“晚绑定”或“动态绑定” 。
引用一句Bruce Eckel的话: “不要犯傻,如果它不是晚绑定, 它就不是多态。”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niujifei/p/13911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