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回收机制(简称GC), python解释器自带的一种机制
它是一种动态存储管理技术,自动释放不再被程序引用的对象所占用的内存空间
引用计数就是变量名与变量值的关联次数, 以此来跟踪和回收垃圾
??通过变量名直接引用
x = 18 #18被引用了一次,计数为1
y = x #18被引用加1次,计数为2
z = y #18被引用加1次,计数为3
print(id(x)) #140725488808736
print(id(y)) #140725488808736
print(id(z)) #140725488808736
??容器对其的引用都是间接
x = 18 #18被引用一次,计数为1
li = [1,2,x] #通过列表引用,计数加1,为2
dic = {‘age‘: x} #通过字典引用, 计数加1,为3
print(id(x)) #140725486514976
print(id(li[2])) #140725486514976 列表引用,计数4
print(id(dic[‘age‘])) #140725486514976 字典引用,计数5
??我们先定义列表
l1=[0] # 列表1被引用一次,列表1的引用计数变为1
l2=[1] # 列表2被引用一次,列表2的引用计数变为1
??将列表加入另一个列表
l1.append(l2) # 把列表2追加到l1中作为第二个元素,列表2的引用计数变为2
l2.append(l1) # 把列表1追加到l2中作为第二个元素,列表1的引用计数变为2
??解除比变量名"l1"和"l2"与值的对应关系
del l1
del l2
??标记
但凡是可以从栈区出发,找到对应堆区内容的(直接或间接引用)就标记存活,非存活则清除
具体点:标记的过程其实就是,遍历所有的"GC Roots"对象(栈区中的所有内容或者线程都可以作为"GC Roots"对象)
然后将所有"GC Roots"的对象可以直接或间接访问到的对象标记为存活的对象,其余的均为非存活对象,应该被清除
??清除
遍历堆中的对象,将没有标记存活的对象都清理掉
??分代指的是根据变量的存活时间来划分他们的等级
??一个变量经常被引用,等级(权重)就会提高,权重达到设定值就会进入下一个等级
??当经过多次扫描都没有被回收,"GC机制"就会认为该变量是常量
??于是对其的扫描频率会降低
??当计数降低,就容易被回收
??分代回收可以起到提升效率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比如一个变量刚从低等级转入高等级,它就被解除了绑定关系
??它应该被回收,但高等级扫描频率低于低等级
??那么这个已被解除绑定关系的变量无法及时得到清理
??垃圾回收机制是在清理垃圾和释放内存的前提下
??允许一些垃圾不被释放为代价(就是等级权重高点的垃圾不会及时被清理)
??以此换取引用计数扫描频率的降低,从而提升其性能
??这是一种以空间换时间的解决方案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songhaixing/p/13999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