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向划分
void quick_sort(int q[], int l, int r)
{
if (l >= r) return;
int i = l-1 , j = r , x = q[r];
for(int j = l; j < r; j++){
if(q[j]<=x){
i++;
swap(q[i],q[j]);
}
}
swap(q[i+1],q[r]);
quick_sort(q, l, i), quick_sort(q, i+1, r);
}
该方案为算法导论的标准方案,
其中心思想是: li**始终维护一个**<=pivot**的长度,而**jr-1则维护一个>=pivot的长度,一旦q[j]<=x,立即执行i+1,此时i已经指向了第一个j~r-1的数,也就是第一个大于x的数,这时,交换q[j]与q[i]。 说明白点实际上就是将下图黑色区域(>x的划分)的第一个数与如今j遍历出来的 <x的数交换,然后将i的范围扩大,包容进去。
此循环结束之后,i为<x集合中最大的元素,此时只需要交换i+1也就是划分(j~r-1)中的第一个元素即可。这样一次划分就结束了。
这里有个很漂亮的边界处理,就是 i 初值指向l-1
2)双向划分
void quick_sort(int q[], int l, int r) {
if (l >= r) return;
int x = q[l + r >> 1], i = l - 1, j = r + 1;
while (i < j) {
do i ++ ; while (q[i] < x);
do j -- ; while (q[j] > x);
if (i < j) swap(q[i], q[j]);
}
quick_sort(q, l, j);
quick_sort(q, j + 1, r);
}
注意:若是全顺序或者全逆序的情况,该算法会退化成O(n^2),处理该情况需使用随机化方案。
关于算法分析与设计,参考算法导论,里面写的非常好。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lsxkugou/p/14136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