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NFS的使用

时间:2020-12-27 15:30:30      阅读:21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一、工作原理

 技术分享图片

1、启动RPC服务;

2、启动NFS服务(同时向RPC 服务注册启动的端口);

3、客户端向RPC请求NFS服务;

4、RPC返回端到客户端;

5、客户端用返回的端口地址向NFS请求传输数据。

共享存储的好处:方便数据的查找与取出,缺点:存储服务器压力大,坏了丢失全部数据。

1、基础配置:

一台是nfs-serverIP为192.168.200.10),另一台是nfs-clientIP为192.168.200.20)

改名:#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nfs-server

   #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nfs-client

二、安装NFS服务:

1、按照FTP服务中方式配置yum

2、下载NFS服务:

  # yum install -y nfs-utils rpcbind //两个节点都下

注:因为安装NFS就必须依赖RPC,所以运行NFS就必须下载RPC。

 

三、NFS使用

1、具体步骤:

nfs-server节点上创建一个用于共享的目录:

  # mkdir /mnt/test

编辑NFS配置文件/etc/exports:

 技术分享图片

 

 

 

配置文件说明:

/mnt/test:为共享目录(若没有这个目录,请新建一个)。

192.168.200.0/24:可以为一个网段,一个IP,也可以是域名。域名支持通配符,例如,*.qq.com。

l rw:read-write,可读写。

ro:read-only,只读。

sync:文件同时写入硬盘和内存。

async:文件暂存于内存,而不是直接写入内存。

l no_root_squash:NFS客户端连接服务端时,如果使用的是root,那么对服务端共享的目录来说,也拥有root权限。显然开启这项是不安全的。

root_squash:NFS客户端连接服务端时,如果使用的是root,那么对服务端共享的目录来说,拥有匿名用户权限,通常它将使用nobody或nfsnobody身份。

all_squash:不论NFS客户端连接服务端时使用什么用户,对服务端共享的目录来说,都拥有匿名用户权限。

anonuid:匿名用户的UID(User Identification,用户身份证明)值,可以在此处自行设定。

anongid:匿名用户的GID(Group Identification,共享资源系统使用者的群体身份)值。

  # systemctl start rpcbind

  # systemctl start nfs

  # systemctl enable rpcbind

  # systemctl enable nfs //启动NFS服务,并加入开机启动。

  # showmount -e 192.168.200.10 //查看可挂载目录

 技术分享图片

 

 

可以看到共享的目录。

转到nfs-client节点:

  # setenforce 0

  #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关闭防火墙

  # mount -t nfs 192.168.200.10:/mnt/test /mnt //进行NFS共享目录挂载,无提示信息则挂载成功。

  # df -h  //查看挂载情况,如下图所示:

 技术分享图片

可以看到nfs-server节点的/mnt/test目录已挂载到nfs-client节点的/mnt目录下。

四、验证NFS共享存储

1、验证:

nfs-client节点的/mnt目录下创建一个abc.txt的文件并计算MD5值,命令如下:

nfs-client节点下:

 技术分享图片

 

 

回到nfs-server节点下:

 技术分享图片

可以发现,在client节点创建的文件和server节点的文件是一样的。

 

NFS的使用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tcq123/p/14195471.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