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一段 HTML 示例:
<html>
<body>
<h1>我的第一个标题</h1>
<p>我的第一个段落。</p>
</body>
</html>
HTML 是用来描述网页的一种语言。
Web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该协议是建立在 TCP 协议之上的。
可以视作 Web 浏览器的作用是读取 HTML 文档,使用标签来解释页面的内容,并以网页的形式显示出来。
可以选用专业的 HTML 编辑器(如Adobe Dreamweaver、Microsoft Expression Web等)来进行 HTML 编辑的任务,同时也推荐使用 Notepad 或 TextEdit 等文本编辑器来学习 HTML。
我选用了 VS Code 作为主用的 HTML 编辑器。由于 VS Code 默认在其控制台中查看 HTML 页面,这使得我们的调试以及查看效果很不方便,于是我们首先安装 Open In Browser 拓展插件,安装成功后通过快捷键 Alt + B 即可在默认浏览器打开当前的 HTML 页面;通过快捷键 Shift + Alt + B 可以选择其他浏览器打开。
HTML 文档是由 HTML 元素定义的。HTML 元素是指从开始标签到结束标签的所有代码,即:
<p>This is a paragraph</p>
对于以上的代码,This is a paragraph
在开始标签(<p>)与结束标签(</p>)之间,即为元素内容。
HTML 标签可拥有属性。HTML 属性可以提供有关 HTML 元素的附加信息。
name = "value"
的名称/值对的形式出现<!-- 对标题的对齐方式添加附加信息 -->
<h1 align="center">居中的标题</h1>
<!--
对链接的地址添加附加信息
HTML链接由<a>标签定义,链接的地址在href属性中指定
-->
<a href="http://www.w3school.com.cn">This is a link</a>
HTML标题由 <h1> ~ <h6> 等标签定义,其中由 <h1> 到 <h6>,标题字体由大至小。
HTML 段落以标签 <p> 定义。在显示页面时,浏览器会移除源代码中多余的空格/空行,即源代码中所有连续的空行都会被显示为一个空格。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nickname/p/14204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