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基础语法
fullname: {set(), get()}
每个计算属性都包含一个getter和一个setter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只是使用getter来读取。
在某些情况下,你也可以提供一个setter方法(不常用)。
在需要写setter的时候,代码如下:
计算属性在多次使用时, 只会调用一次.
它是由缓存的
我们可能会考虑这样的一个问题:
methods和computed看起来都可以实现我们的功能,
那么为什么还要多一个计算属性这个东西呢?
原因:计算属性会进行缓存,如果多次使用时,计算属性只会调用一次。
我们来看下面的代码:
1.3. ES6 语法
let/var (定义变量)
块级作用域
变量作用域 :
ES5中的var是没有作用域的
ES中的let是有作用域的(if / for)
变量在什么范围内是可用的
var没有作用域限制(会引起一些问题 )
没有块级作用域所引起的问题
没有块级作用域 数据得不到保证,在哪都能修改
const (定义长量)
对象字面量增强写法
在前端开发中,我们需要经常和用于交互。
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监听用户发生的时间,比如点击、拖拽、键盘事件等等
在Vue中如何监听事件呢?使用v-on指令
v-on介绍
作用:绑定事件监听器
缩写:@
预期:Function | Inline Statement | Object
参数:event
这里,我们用一个监听按钮的点击事件,来简单看看v-on的使用
下面的代码中,我们使用了v-on:click="counter++”
另外,我们可以将事件指向一个在methods中定义的函数
btnClick
btnClick(event) :!--2.在事件定义时, 写方法时省略了小括号, 但是方法本身是需要一个参数的, 这个时候, Vue会默认将浏览器生产的event事件对象作为参数传入到方法-->
btnClick(abc, event) -> $event : !--3.方法定义时, 我们需要event对象, 同时又需要其他参数-->
!-- 在调用方式, 如何手动的获取到浏览器参数的event对象: $event-->
当通过methods中定义方法,以供@click调用时,需要注意参数问题:
情况一:如果该方法不需要额外参数,那么方法后的()可以不添加。
但是注意:如果方法本身中有一个参数,那么会默认将原生事件event参数传递进去
情况二:如果需要同时传入某个参数,同时需要event时,可以通过$event传入事件
Event 本身包含适用于所有事件的属性和方法。
构造器:可以使用event()创建一个event对象
Event 对象代表事件的状态,比如事件在其中发生的元素、键盘按键的状态、鼠标的位置、鼠标按钮的状态。事件通常与函数结合使用,函数不会在事件发生前被执行!
stop
prevent
.enter
.once
.native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拿到event的目的可能是进行一些事件处理。
Vue提供了修饰符来帮助我们方便的处理一些事件:
.stop - 调用 event.stopPropagation()。
.prevent - 调用 event.preventDefault()。
.{keyCode | keyAlias} - 只当事件是从特定键触发时才触发回调。
.native - 监听组件根元素的原生事件。
.once - 只触发一次回调。
v-if、v-else-if、v-else
这三个指令与JavaScript的条件语句if、else、else if类似。
Vue的条件指令可以根据表达式的值在DOM中渲染或销毁元素或组件
简单的案例演示:
v-if的原理:
v-if后面的条件为false时,对应的元素以及其子元素不会渲染。
也就是根本没有不会有对应的标签出现在DOM中。
用户再登录时,可以切换使用用户账号登录还是邮箱地址登录。
类似如下情景:
小问题:
如果我们在有输入内容的情况下,切换了类型,我们会发现文字依然显示之前的输入的内容。
但是按道理讲,我们应该切换到另外一个input元素中了。
在另一个input元素中,我们并没有输入内容。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
问题解答:
这是因为Vue在进行DOM渲染时,出于性能考虑,会尽可能的复用已经存在的元素,而不是重新创建新的元素。
在上面的案例中,Vue内部会发现原来的input元素不再使用,直接作为else中的input来使用了。
解决方案:
如果我们不希望Vue出现类似重复利用的问题,可以给对应的input添加key
并且我们需要保证key的不同
v-show和v-if区别
v-show的用法和v-if非常相似,也用于决定一个元素是否渲染:
v-if和v-show对比
v-if和v-show都可以决定一个元素是否渲染,那么开发中我们如何选择呢?
v-if当条件为false时,压根不会有对应的元素在DOM中。
v-show当条件为false时,仅仅是将元素的display属性设置为none而已。
开发中如何选择呢?
当需要在显示与隐藏之间切片很频繁时,使用v-show
当只有一次切换时,通过使用v-if
当我们有一组数据需要进行渲染时,我们就可以使用v-for来完成。
v-for的语法类似于JavaScript中的for循环。
格式如下:item in items的形式。
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案例:
如果在遍历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索引值
v-for="movie in movies"
依次从movies中取出movie,并且在元素的内容中,我们可以使用Mustache语法,来使用movie
如果在遍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拿到元素在数组中的索引值呢?
语法格式:v-for=(item, index) in items
其中的index就代表了取出的item在原数组的索引值。
totalPrice() {
// 1.普通的for循环
// let totalPrice = 0
// for (let i = 0; i < this.books.length; i++) {
// totalPrice += this.books[i].price * this.books[i].count
// }
// return totalPrice
// 2.for (let i in this.books)
// let totalPrice = 0
// for (let i in this.books) {
// const book = this.books[i]
// totalPrice += book.price * book.count
// }
//
// return totalPrice
// 3.for (let i of this.books)
// let totalPrice = 0
// for (let item of this.books) {
// totalPrice += item.price * item.count
// }
// return totalPrice
return this.books.reduce(function (preValue, book) {
return preValue + book.price * book.count
}, 0)
}
value
value, key
value, key, index
v-for可以用户遍历对象:
比如某个对象中存储着你的个人信息,我们希望以列表的形式显示出来。
官方推荐我们在使用v-for时,给对应的元素或组件添加上一个:key属性。
为什么需要这个key属性呢(了解)?
这个其实和Vue的虚拟DOM的Diff算法有关系。
这里我们借用React’s diff algorithm中的一张图来简单说明一下:
当某一层有很多相同的节点时,也就是列表节点时,我们希望插入一个新的节点
我们希望可以在B和C之间加一个F,Diff算法默认执行起来是这样的。
即把C更新成F,D更新成C,E更新成D,最后再插入E,是不是很没有效率?
所以我们需要使用key来给每个节点做一个唯一标识
Diff算法就可以正确的识别此节点
找到正确的位置区插入新的节点。
所以一句话,key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高效的更新虚拟DOM。
因为Vue是响应式的,所以当数据发生变化时,Vue会自动检测数据变化,视图会发生对应的更新。
Vue中包含了一组观察数组编译的方法,使用它们改变数组也会触发视图的更新。
push() 往最后添加元素 (可以添加多个元素)
pop() 删除数据中的最后一个元素
shift() 删除我们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
unshift() 在数组最前面添加元素 (可以添加多个元素)
splice() 作用<删除元素 / 插入元素/ 替换元素>
删除元素 splice(1,2), 第二个参数传入你要删除几个元素(如果没有传删除,就删除后面所有的元素)
插入元素splice(1,3,‘m‘,‘n‘,‘u‘,‘x‘) 第二个参数表示我们要替换几个元素,后面是用于替换前面的元素
替换元素splice(1,0,‘x‘,‘y‘,‘z‘) 第二个参数传入0 ,并且后面跟上要插入的元素
sort() 排序
reverse() 反转
注意: 通过索引值修改数组中的元素(不是响应式)
? // this.letters[0] = ‘bbbbbb‘;
解决办法this.letters.splice(0, 1, ‘bbbbbb‘)
? // set(要修改的对象, 索引值, 修改后的值)
? // Vue.set(this.letters, 0, ‘bbbbbb‘)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style>
.active {
color: red;
}
</style>
</head>
<body>
<div id="app">
<ul>
<li v-for="(item, index) in movies"
:class="{active: currentIndex === index}"
@click="liClick(index)">
{{index}}.{{item}}
</li>
</ul>
</div>
<script src="../js/vue.js"></script>
<script>
const app = new Vue({
el: ‘#app‘,
data: {
movies: [‘海王‘, ‘海贼王‘, ‘加勒比海盗‘, ‘海尔兄弟‘],
currentIndex: 0
},
methods: {
liClick(index) {
this.currentIndex = index}}})
</script>
</body>
</html>
默认情况下再给变量赋值都是字符串类型
v-model => v-bind:value v-on:input
表单控件在实际开发中是非常常见的。特别是对于用户信息的提交,需要大量的表单。
Vue中使用v-model指令来实现表单元素和数据的双向绑定。
案例的解析:
当我们在输入框输入内容时
因为input中的v-model绑定了message,所以会实时将输入的内容传递给message,message发生改变。
当message发生改变时,因为上面我们使用Mustache语法,将message的值插入到DOM中,所以DOM会发生响应的改变。
所以,通过v-model实现了双向的绑定。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v-model用于textarea元素
v-model其实是一个语法糖,它的背后本质上是包含两个操作:
1.v-bind绑定一个value属性
2.v-on指令给当前元素绑定input事件
也就是说下面的代码:等同于下面的代码:
<input type="text" v-model="message">
等同于
<input type="text" v-bind:value="message" v-on:input="message = $event.target.value">
当存在多个单选框时
v-model:checkbox
单个勾选框:
v-model即为布尔值。
此时input的value并不影响v-model的值
多个复选框:
当是多个复选框时,因为可以选中多个,所以对应的data中属性是一个数组。
当选中某一个时,就会将input的value添加到数组中。
v-model:select
单选:只能选中一个值。
v-model绑定的是一个值。
当我们选中option中的一个时,会将它对应的value赋值到mySelect中
多选:可以选中多个值。
v-model绑定的是一个数组。
当选中多个值时,就会将选中的option对应的value添加到数组mySelects中
lazy:
默认情况下,v-model默认是在input事件中同步输入框的数据的。
也就是说,一旦有数据发生改变对应的data中的数据就会自动发生改变。
lazy修饰符可以让数据在失去焦点或者回车时才会更新:
number:
默认情况下,在输入框中无论我们输入的是字母还是数字,都会被当做字符串类型进行处理。
但是如果我们希望处理的是数字类型,那么最好直接将内容当做数字处理。
number修饰符可以让在输入框中输入的内容自动转成数字类型:
trim:
如果输入的内容首尾有很多空格,通常我们希望将其去除
trim修饰符可以过滤内容左右两边的空格
初看Vue官方值绑定的时候,我很疑惑:what the hell is that?
但是仔细阅读之后,发现很简单,就是动态的给value赋值而已:
我们前面的value中的值,可以回头去看一下,都是在定义input的时候直接给定的。
但是真实开发中,这些input的值可能是从网络获取或定义在data中的。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v-bind:value动态的给value绑定值。
这不就是v-bind吗?
这不就是v-bind在input中的应用吗?搞的我看了很久,搞不清他想讲什么。
这里不再给出对应的代码,因为会用v-bind,就会值绑定的应用了。
什么是组件化
人面对复杂问题的处理方式:
任何一个人处理信息的逻辑能力都是有限的
所以,当面对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时,我们不太可能一次性搞定一大堆的内容。
但是,我们人有一种天生的能力,就是将问题进行拆解。
如果将一个复杂的问题,拆分成很多个可以处理的小问题,再将其放在整体当中,你会发现大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组件化也是类似的思想:
如果我们将一个页面中所有的处理逻辑全部放在一起,处理起来就会变得非常复杂,而且不利于后续的管理以及扩展。
但如果,我们讲一个页面拆分成一个个小的功能块,每个功能块完成属于自己这部分独立的功能,那么之后整个页面的管理和维护就变得非常容易了。
Vue组件化思想
组件化是Vue.js中的重要思想
它提供了一种抽象,让我们可以开发出一个个独立可复用的小组件来构造我们的应用。
任何的应用都会被抽象成一颗组件树。
组件化思想的应用:
有了组件化的思想,我们在之后的开发中就要充分的利用它。
尽可能的将页面拆分成一个个小的、可复用的组件。
这样让我们的代码更加方便组织和管理,并且扩展性也更强。
所以,组件是Vue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篇章,要认真学习。
注册组件的基本步骤
组件的使用分成三个步骤:
创建组件构造器
注册组件
使用组件。
我们来看看通过代码如何注册组件
查看运行结果
和直接使用一个div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很多地方都要显示这样的信息,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直接使用
注册组件步骤解析
这里的步骤都代表什么含义呢?
1.Vue.extend():
调用Vue.extend()创建的是一个组件构造器。
通常在创建组件构造器时,传入template代表我们自定义组件的模板。
该模板就是在使用到组件的地方,要显示的HTML代码。
事实上,这种写法在Vue2.x的文档中几乎已经看不到了,它会直接使用下面我们会讲到的语法糖,但是在很多资料还是会提到这种方式,而且这种方式是学习后面方式的基础。
2.Vue.component():
调用Vue.component()是将刚才的组件构造器注册为一个组件,并且给它起一个组件的标签名称。
所以需要传递两个参数:1、注册组件的标签名 2、组件构造器
3.组件必须挂载在某个Vue实例下,否则它不会生效。(见下页)
我们来看下面我使用了三次
而第三次其实并没有生效:
当我们通过调用Vue.component()注册组件时,组件的注册是全局的
这意味着该组件可以在任意Vue示例下使用。
如果我们注册的组件是挂载在某个实例中, 那么就是一个局部组件
在前面我们看到了组件树:
组件和组件之间存在层级关系
而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关系就是父子组件的关系
我们来看通过代码如何组成的这种层级关系:
父子组件错误用法:以子标签的形式在Vue实例中使用
因为当子组件注册到父组件的components时,Vue会编译好父组件的模块
该模板的内容已经决定了父组件将要渲染的HTML(相当于父组件中已经有了子组件中的内容了)
类似这种用法,
在上面注册组件的方式,可能会有些繁琐。
Vue为了简化这个过程,提供了注册的语法糖。
主要是省去了调用Vue.extend()的步骤,而是可以直接使用一个对象来代替。
语法糖注册全局组件和局部组件:
script
template
刚才,我们通过语法糖简化了Vue组件的注册过程,另外还有一个地方的写法比较麻烦,就是template模块写法。
如果我们能将其中的HTML分离出来写,然后挂载到对应的组件上,必然结构会变得非常清晰。
Vue提供了两种方案来定义HTML模块内容:
使用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zgboy/p/14260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