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对象概念
* 方法回顾喝加深
* 对象的创建分析
*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
* 抽象类和接口
* 内部类及OOP实战
面向过程考虑步骤,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
面向对象,适合处理复杂问题,先对解决问题需要哪些来分类。然后对这些分的类进行单独思考,分类下的细节进行面向过程思考
以类的方式组织代码,以对象的组织(封装)数据
类方法static和类一起加载的,非static对象方法只有在类实例化后才存在的方法。
静态方法不能直接调用非静态方法,一个已经存在的方法是不能调用一个不存在的方法的。必须用对象来调用对象方法
使用new关键字创建对象,此时分配内存空间,给创建好的对象进行默认构造器初始化或者调用自定义构造器初始化。
this指针表示当前类(对象)
注: 一个项目应该只存在一个main方法,写一个单独的类专门用来测试。
IDEA里分屏左右两边同时显示两个文件,用来对照。在想跟平显示的文件上右键->Split Virtically/Horizontally
"高内聚,低耦合"
高内聚:类内部的数据操作细节自己完成,不允许外部干涉
低耦合:仅暴露少量的方法给外部使用
封装即数据的隐藏,不直接访问数据,通过接口来访问。
私有只能在类内访问(如类内的方法),外部不能通过对象访问
实现方式:属性私有,get/set
封装的意义:
属性封装可以在方法里对属性做约束处理,防止外部随意更改值
例
private age;
public voide setAge(int age){
if(age>120 || age< 0 ){ //不合法
this.age=3;
System.out.println("超过合理年龄,变成三岁")
}else{
this.age = age;
}
}
使用时如果s1.setAge(1000)就会编程三岁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drying-net/p/14284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