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OSI模型

时间:2021-03-10 16:26:50      阅读:38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七层模型,亦称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是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制定的一个用于计算机或通信系统间互联的标准体系,一般称为OSI参考模型或七层模型。

                     OSI把网络分为七层,由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应用层

    作用:  

           直接给应用程序接口提供常见的网络应用服务。

应用层协议 

      1、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用于实现网络设备名字到IP地址映射的网络服务。

 

      2、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用于实现交互式文件传输功能。
      3、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SMTP:用于实现电子邮箱传送功能
      4、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用于实现WWW服务。
      5、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用于管理与监视网络设备。
      6、远程登录协议(Telnet):用于实现远程登录功能。
 
技术分享图片
1、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是水平的。服务是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功能,是垂直的。 
2、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协议和服务之间的区别

表示层

    作用:  

            表示层如同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翻译官,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

             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数据的压缩、解压、加密、解密都在该层完成。 

 

  每台计算机可能有它自己的表示数据的内部方法,例如,ASCII码与EBCDIC码,所以需要表示层协定来保证不同的计算机可以彼此理解。

 

  “一种通用的数据格式”
表示层为应用层提供的服务有三项内容:

 

    1、语法转换:语法转换涉及代码转换和字符集的转换,数据格式的修改、数据结构操作的适配、数据压缩、数据加密等。

 

    2、语法选择:语法选择是提供初始选择的一种语法和随后修改这种选择的手段。

 

    3、联接管理:利用会话层提供的服务建立表示联接,管理在这一联接之上的数据运输和同步控制,以及正常或非正常地终止联接。

 

    

会话层

     作用:

            会话层负责对程序(应用)的进程提供分布处理、对话的管理、信息表示

              (简单的来说就是负责对话的管理数据流的同步和重新同步)

     会话:(一种持久网络协议,在用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创建关联,从而起到交换数据包的作用)

 

⑴为会话实体间建立连接

 

  为给两个对等会话服务用户建立一个会话连接过程:

 

  ① 将会话地址映射为运输地址.

 

  ② 选择需要的运输服务质量参数(QOS).

 

  ③ 对会话参数进行协商.

 

  ④ 识别各个会话连接.

 

  ⑤ 传送有限的透明用户数据.

 

⑵数据传输阶段

 

  这个阶段是在两个会话用户之间实现有组织的,同步的数据传输.用户数据单元为SSDU,而协议数据单元为SPDU.会话用户之间的数据传送过程是将SSDU转变成SPDU进行的.

 

⑶连接释放

 

  连接释放是通过"有序释放","废弃","有限量透明用户数据传送"等功能单元来释放会话连接的。(简称:摒弃废弃“会话”数据

传输层:

     作用:

            为两个端系统的会话层之间提供建立、维护和取消传输连接的功能,负责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

传输层协议:

      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TCP):数据传输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完成之后,必须释放连接。

      仅支持单播传输:每条传输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只能进行点对点的连接,不支持多播和广播的传输方式,UDP是支持的。

      提供可靠的交付服务:传送的数据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且顺序与与源数据一致。

      UDP协议全称是用户数据报协议,在网络中它与TCP协议一样用于处理数据包,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在OSI模型中,在第四层——传输层,处于IP协议的上一层。

      UDP有不提供数据包分组、组装和不能对数据包进行排序的缺点,也就是说,当报文发送之后,是无法得知其是否安全完整到达的。

 

网络层:

     作用:

             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透明传送,具体功能包括寻址和路由选择、连接的建立、保持和终止。

 

数据链路层:

     作用:  

             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连接的创建、维持和释放管理。构成数据链路数据单元(frame:数据帧

             并对帧定界、同步、收发顺序的控制。  传输过程中的网络流量控制、差错检测和差错控制等方面。

 

             只提供导线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数据传输。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协议有:
1、点对点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
2、以太网(Ethernet);
3、高级数据链路协议(High-Level Data Link Protocol);
4、帧中继(Frame Relay);
5、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技术分享图片
就是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它包括三部分:帧头,数据部分,帧尾。 其中,帧头和帧尾包含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比如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差错控制信息等;数据部分则包含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比如IP数据包,等等。
数据帧

物理层:

     作用:

            物理层的主要作用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通路、传输数据。

            也就是物理上的传输。

 

物理层的接口的特性

 

(1) 机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2) 电气特性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3) 功能特性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意。

 

(4)规程特性
  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OSI模型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enkendeboke/p/14500335.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